漢庭酒店季琦:"連續創業者"的終生事
季琦的新事業
被媒體冠以“連續創業者”、“習慣性創業者”的季琦,正用他的新事業——漢庭酒店連鎖,續寫之前成功的創業履歷,至少老辣的風險投資商們是這么看的。
7月9日,漢庭酒店連鎖宣布完成首輪私募融資,鼎輝投資、IDG-Accel中國成長基金、成為基金、北極光創投和保銀資本等5家知名VC聯合向漢庭投資8500萬美元。 41歲的季琦8年前參與創辦攜程網,5年前參與創辦經濟型酒店連鎖如家,這兩家企業后來都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兩年前,季琦開始獨立創辦漢庭商務連鎖酒店。IDGVC在攜程和如家都有投資,至今在如家還有股份未退出。這一次,IDG合伙人章蘇陽早早跑去給季琦打了招呼:“你什么時候融資,告訴我們一下。”
今年5月,漢庭開始融資后,章蘇陽和同事到杭州和上海的幾家漢庭店住了兩晚,就基本完成了盡職調查。“季琦敢想敢闖,前面做過兩個企業,積累了相當的經驗。我們談了一下就簽(約)了,就這么簡單。”章蘇陽對《商務周刊》表示,此輪IDG投資了近1000萬美金。
漢庭CFO王烈表示:“融資是為了更快更好的發展,酒店業需要資金量大,一家酒店的裝修就要花幾百萬美元,十個店就是幾千萬,幾十個店就上億了。”至今年7月,漢庭的簽約酒店(已經與物業簽訂好租約,經營權歸漢庭酒店所有)已經超過90家,開業的也已有45家,正是需要資金推動的時候。
據介紹,本輪融資談判正式啟動是在今年“五一”以后,到六月底簽約完畢,前前后后7個星期,可謂神速。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投資人對創業團隊的信任有關,鼎暉投資合伙人王功權、成為投資合伙人李世默、北極光創投合伙人周樹華都和季琦相識多年,鼎輝投資合伙人黃炎則是王烈多年的朋友。雖然都是熟人,但投資人對商業模式和團隊的考察還是很詳盡。“總監級別的人他們都談過。”王烈說。
“我們看好季琦和他的團隊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有多次成功創業的經驗和執行力。”黃炎對記者說。另一個原因則在于漢庭所在行業的市場前景。中國的傳統服務行業正吸引VC的熱烈追捧。漢庭定位為中檔商務酒店,介乎于高檔酒店與經濟型酒店之間,中檔酒店在國外占整個酒店市場60%以上份額,是國外商務人士的出差首選。漢庭目前所有營業酒店的平均入住率高達90%以上,鼎暉投資合伙人王功權表示,投資漢庭看中的是中檔連鎖酒店這個行業目前的市場潛力,而漢庭正是目前這個行業中發展最快的企業。
“知識工作者”的書房和家
章蘇陽親身體驗了一把漢庭酒店,感覺“風格上的確和如家不一樣”。漢庭把自己的特色概括為“舒適的睡眠環境,豪華的衛浴設施,簡約的設計風格,方便的商務會所和典雅的酒店氛圍”。
確切地說,漢庭是專門針對德魯克筆下的“知識工作者”(knowledgeworker),平均房價在250—300元之間的“有限服務酒店”。有限服務是指賓館提供的服務并非面面俱到,而是壓縮非住宿所必需的服務內容和閑置場地,以滿足旅行者最基本的住宿需求為主。比如漢庭就不提供餐飲宴會服務。
這個市場是季琦在如家做CEO時就發現了的。他看到商務酒店有很大市場空白,更適合于國內成長起來的中產階級,主張向該領域發展。季琦2005年離開如家,獨立創辦漢庭。他提出了一個驚人的目標,漢庭要在全國“起碼開上千家店”。
漢庭常務副總裁成軍介紹,漢庭的差異化策略體現在方方面面,“而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圍繞知識工作者這個客人定位做的”。
“做精不做廣”,是漢庭的一條理念,在入住體驗方面,漢庭的廣告語是“我的書房,我的家”。漢庭認為商務客人的首要需求是“睡個好覺”,所以客房的床一定要舒服。廣為流傳的是,季琦曾為在另一家酒店發現枕頭的蕎麥殼和彈性棉兩面設計這個創意而興奮不已。此外,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預定也確保了漢庭以一個整體的品牌形象進入市場,比如每一家漢庭酒店墻上都掛著印象派油畫,如普洛旺斯、莫奈等的作品。
除了睡眠以外,為滿足客人隨時隨地的商務便捷需求,漢庭的公共區域有免費無線網絡覆蓋,客房內的床頭和辦公桌上各有一個網線接口;酒店大堂設有開放式商務圖書館,其打印機、傳真和電腦均可以免費使用。此外,號稱“書香漢庭”的酒店客房內擺放著人文和商務類書籍,而并非常見的報紙雜志。
“我們想讓客人感覺到漢庭不奢華,但非常舒適、有品位。”成軍說。
“農莊生意經”
章蘇陽對如家和漢庭所在的連鎖酒店業的判斷是:“這個行業就是拼管理,競爭力就是管理能力,開店開到100家的時候能不能像10家的時候管得一樣好,開到全國范圍時能不能像在一個地方時管的一樣好,拼的就是這個。”
這一說法得到了成軍和王烈的強烈認同。成立兩年在全國約30個主要商務城市擁有近百家簽約酒店,漢庭的發展速度已經很快,但成軍表示,漢庭內部有一個口號是“又好又快”,而不是“又快又好”。“好”字為先的體現之一是,漢庭并不過早地輕易發展加盟商,每年新增店控制在50家左右。
加盟是國外一個比較成功的模式,從財務角度講,擴大加盟店是快速提升品牌和網絡規模的捷徑,而直營店的投資要大得多。為“跑馬圈地”占領市場,現在許多經濟型酒店都大力發展加盟,有的已經把加盟比例擴大到40%以上。但對于一個負責任的連鎖企業來說,前期對加盟企業付出的勞動往往比直營企業還多,因為加盟商是合作伙伴,溝通成本等很高。如家也曾在最初一年的加盟嘗試后,轉型到直營。
有了這一經驗的漢庭早期一直堅持直營,直到今年簽約酒店已經近一百家了,品牌和管理都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才逐步開放加盟,并把比例控制在了穩健的10%以內。“任何模型的發展都要跟當地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國外的品牌為加盟商提供的包括客源、管理、培訓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支持。我覺得在中國搞加盟要慎重一點,一要看加盟商是否成熟,心態不能浮躁;二要看開放加盟的公司是否做好了準備,它到底能提供什么樣的后臺支持和服務,別僅僅提供一個VI(視覺識別系統),那樣將來會害了加盟商。”成軍說,“在我們沒有做好準備,品牌支持不夠強大的時候,不會輕易發展加盟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