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此之前,裴元虎已經感覺到影像行業的衰退,裴元虎向公司提出了很多新的建議和商業模式,“那時候我就想建立“造相館”這種模式,我認為照片不再是是拍的而是制作,這個我在國內也申請了專利,包括名字。圖片從拍攝重點轉移為制作,造相館為顧客提供附加價值!
當時的意見被柯美采納了,并且獲得了在日本總部和世界各地的負責人都認可,公司也考慮推進。但是由于柯美在其他市場下滑得太快,已經無力回天。當裴元虎在貢獻了自己所有的創意和改良方案仍然無法挽回局面,離開就成了一個時間問題。
“我再繼續做下去,也許通過努力可以做到部長這樣的位子,我已經能看到我的未來了,這可能就是我的人生了。而我再次回到原點,也許前面的路我還看不太清楚,但這就是一種挑戰。而現在這個原點已經和我剛剛就業和剛到日本的時候不同了,我已經有了很多方面的積累!
他用了五個月的時間閉門謝客,思考未來的方向以及為自己做好心里準備,面對創業后有可能面臨的壓力。
現在回頭看柯美關閉影像業務這一動作,裴元虎感慨頗深,“當一個壞事出現時,它總是隱藏著機會給你的,沒找到機會就是失敗的。人一定要在失敗的時候才能進化,失敗時逮到機會就能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可以說柯美的這一戰略決策成就了裴元虎的創業,“雖然它倒掉了,但還是可以考慮有哪些東西可以重新利用起來的”。裴元虎選擇的方向正是自己熟悉和看好的數碼影像行業。
創業不需要純理性
裴元虎對記者說,“我最不想放棄的就是彩擴行業。我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背負的包袱太多,我走的時候,我們幾十個代理說,‘老裴啊,你就這么走了,把我們扔下了’”。
這些話卻深深影響了裴元虎,他內心覺得酸楚:“以前彩擴行業都是品牌帶領彩擴店和代理店走的,他們不用思考,跟著品牌走就能賺錢,但是一旦品牌不做了,經過一年之后代理店都還在迷茫彷徨,就好像無頭蒼蠅找不到路”。
代理的困境也讓裴元虎在創業時多了幾分責任感,他希望再一次整合曾經這些資源,“重新帶領大家走一條更好得路”。對柯美有著難以割舍感情的裴元虎,決定用老東家的產品——數碼印刷設備去開拓新市場。
彩擴行業逐漸失去市場,裴元虎希望可以在圖文數碼印刷行業找到市場。目前,在這個行業里的商家大多靠的是B2B的商業模式,但是裴元虎看到,現在中國這一塊的B2C市場潛大,而且涉足的人不多。全中國有1萬8千家沖印店店,僅柯美自己就有2100多家店。“一年前,柯美像包袱一樣把這些店給扔掉,我想把這些店從新撿起來變成財寶,重新整合后創立數碼沖印店,而他們所需的設備仍然由柯美來提供”。
在市場擴展方面,裴元虎希望擺脫原來彩擴行業按需沖印的模式,嘗試實現創需印刷!昂芏嘤脩舨辉敢獍褦荡a照片沖印出來,是因為我們沒有提供附加價值,而我要通過數碼印刷提供附加價值”。裴元虎現在躊躇滿志!翱旅涝谌3萬多家店,現在都變成垃圾,如果我在中國成功了可以在全球去嘗試,所以我提出這個概念以后柯美馬上就支持我去做!
實驗第一站是中國,目前機器已經進入國內,設計方案已經完成,9月也對代理店的技術培訓已經進入尾聲了。說服代理店并非易事,但是憑借著曾經良好的合作關系,代理店愿意相信裴元虎并且跟著他再次一搏。
“我可能很狂妄,我說自己是影像行業的救世主,如果我都做不好,可能沒有人能做的好了。但是我只有這樣,有足夠的信心才能讓大家跟著你做,投入進來,” 裴元虎說。
盡管如此,他們仍然要面臨更多的挑戰。經營和業務擴展上的壓力,對于裴元虎而言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一旦開始實施就要迅速鋪開,“要邊走邊考慮問題邊做,你如果慢了可能你畫的藍海馬上變成紅海,被別人模仿了。當你這個夢想還沒實現已經要開始找下一個藍海了”。
但是裴元虎表示,新的挑戰所帶來的激情,遠遠比留在柯美的那些物質條件更吸引他,“20多歲前父母用繩子牽著,活動范圍就在繩子半徑內;進了公司就像放風箏,盡管你也能飛但總有根線牽著;現在能夠變成自由的風箏的狀態最好。我寧愿承受壓力,也愿意這樣換取我的人生價值”。
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有著兩個小女兒的裴元虎下了很大的決心,因為一旦失敗,受牽連的不僅是他自己而是一個家庭,然而,剛剛邁過抉擇門檻的裴元虎有著自己的一套看法,“通常我們面臨選擇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經濟上的,一是價值觀,左右人生的就這兩個方面。對你來說,你現在哪個是占主要的,如果認為經濟對我來說是主要的,那我可以放棄我的價值觀,尋找好的企業工資給我高的就可以,我就按照它的要求去做”。他相信,隨著自身境界的提升,一旦創業成功了物質的東西會隨之而來。
“創業可能會很苦,很孤獨,不被人所理解,沒有同志,還有和你一樣想法的人,那么此時更重要的或許就是堅持自己的選擇”。裴元虎又補充道。
“20多歲前父母用繩子牽著,活動范圍就在繩子半徑內;進了公司就像放風箏,盡管你也能飛但總有根線牽著;現在能夠變成自由的風箏的狀態最好。我寧愿承受壓力,也愿意這樣換取我的人生價值”。裴元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