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內斂的沈南鵬
沈南鵬成名于攜程網在海外的成功上市。3年后,身為如家聯合創始人和聯席董事長的沈南鵬再次敲開納斯達克大門,將如家快捷酒店送上美國資本舞臺,成功融資1.09億美元。一個靠酒店訂房概念而在納斯達克名聲大噪的傳統旅游產業,因為有了互聯網的參與使其市值超過10億美元。而經濟型酒店連鎖——如家的快速上市再度激起人們的創業熱情。有資料顯示,作為2006年納斯達克表現最好的IPO之一,如家上市一夜之間市值暴漲至8億美元,高出證券界人士估值的兩倍多。 2004年,沈南鵬因攜程、如家上市的神來之筆被《AsianVentureJournal》雜志評為“亞洲年度企業家”。2005年,沈南鵬又加盟全球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基金之一的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自由地行走于創業與投資兩大陣營之間。
除此之外,在分眾傳媒、奇虎網、利農等近20個企業均能看到沈南鵬的身影出沒。以攜程內部員工的話概括,“沈南鵬在哪兒投資就買哪家公司的股票”,沈南鵬儼然已成為點石成金的“東方不敗”。
熟悉沈南鵬的人喜歡用“仙風道骨”來形容他,他的清瘦、冷靜和沉穩,他的老派圓形眼鏡以及一絲不茍梳向腦際的頭發,都讓人想起《圍城》中老派精明的上海商人。沈南鵬是上海人,但用“精明”兩字已經很難概括其特質。
即使已成為媒體爭相追捧的采訪對象,有8年投行經歷的沈南鵬依舊保持了守時細致的特性,我們的采訪也得以在他與眾多投資者的會議之間分段交叉進行。
創造新價值比復制更重要
“我想不出來還有什么職業比投資更適合我!如何去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價值是我一直琢磨的問題。”事實上,沈南鵬在創辦攜程之前就充分運用了自己的新價值觀。
早在德意志銀行任職時,沈南鵬面對的是與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大投行拼搶大單的殘酷現實,“當時我就在想,能不能去發現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坦率講,無論投資銀行或者任何一個行業,你都應該去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創造新價值比復制更重要!”于是沈南鵬很快找到利用德意志銀行的杠桿優勢,找到利潤率高、更適合操作的垃圾債券。
盡管2000年的網絡泡沫讓不少創業行為變得盲目,但沈南鵬很快發現,中國的旅行社一直靠門市來接觸客戶,即使在旅游業發展多年的香港,也只有一家新建的呼叫中心。美國市場則早已完成從門市到呼叫中心再至互聯網的三級跳演變。
“攜程就是把門市和呼叫中心一起做,后來被別人稱為"鼠標加水泥"。在中國勞動力成本很低的條件下,將門市和呼叫中心一起做非常好。攜程是服務行業,也是互聯網企業。我們從攜程看到了中國酒店行業里,大家對為商務旅行者提供的特殊產品有巨大的需求,但沒有酒店公司真正給大家提供相應的服務,我認為這是很大的缺陷,于是我們就去整合資源做了如家。”沈南鵬輕描淡寫地道出攜程、如家的創業神話。
在消費升級換代中尋找機會
中國經濟過去20年從制造業向服務業的關鍵變化,讓沈南鵬看到了新的投資機會,這也是沈南鵬如今一直倡導的“消費需求帶動”的投資理念。“如果你在中國,你的背后是一個巨大的本國消費市場,不要低估它的潛力。”
這一消費投資理念在沈南鵬加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后變得更為明顯。表面上看,紅杉中國的投資組合五花八門,毫無章法可循:傳媒、蔬菜、保險、動畫、彩票公司,還有類似YouTube、MySpace這樣的網站,如奇虎、大眾點評網等,你很難在它們之間找到些許必然的聯系。
“在我們服務的兩類人中,中國的中小企業家也是我們的客戶。你現在看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中國企業可能有10家。再過10年,這個數字有可能是50家。為什么?因為在中國GDP增長的帶動下,個人消費市場的發展本身就是巨大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