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莫耶”非白陶
2003年至2004年,任上海長谷陶瓷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2004年至今,任莫耶控股有限公司/上海莫耶藝術裝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與酒精PK了N年之后,我因為“中國陶瓷文化城”項目的落空,離開了唯美。我本來打算去美國讀書,卻因為某臺灣老板禮遇有加,甚至開出了年薪上百萬的天價挽留,又留了下來。可惜這帶來的不是幸運,而是一段我不愿提及又無法忘記的傷痛。
2004年,我狠了狠心,將自己從那個“牢籠”里放了出來,只身來到上海,正式踏入創業者的行列。當時就是那么一沖動,趕鴨子上架。我借錢做陶瓷,口袋里只有300多萬元,第一年就幾乎全虧掉了。2005年春節,發員工工資的時候,我已經身無分文。
其實,早在唯美公司的時候,我就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在陶瓷業界,無論是建筑陶瓷還是衛生陶瓷,國內的品牌永遠無法匹敵國際大品牌。所有的五星級酒店都是用國外的牌子。國內品牌甚至連一個展示的機會都沒有。
這里有一個很好的商機!于是,我立刻動身去江西景德鎮進行實地考察,探尋那遺失已久的“陶瓷文化”。
很快,我從景德鎮帶回了一些陶瓷樣品,并且召集了一批陶瓷方面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景德鎮陶瓷究竟有沒有潛在商機。最終的結果是:肯定有,百分之百有!只是景德鎮陶瓷的品位太低了,一定要提升檔次。
我當時想了很多辦法。景德鎮一般的陶瓷都很薄,是不是能把它變厚;傳統瓷器上的圖案,無非是些簡單的描描畫畫,沒什么新意,能不能借助西方抽象藝術的畫法,搞一些現代彩繪;在陶瓷的燒制上,也可以采取點綜合的手法,增加難度;而且,造型設計上也可以尋求突破。
一想到這些,我馬上又跑到了景德鎮。我在當地找到一個作坊主,是個“瓷癡”。他聽了我的想法后,非常激動,立刻答應幫我做樣品。我原本以為,一切都會這樣順利地進行下去。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當我再次回到景德鎮,這個作坊主卻跟我說了這樣一個事實:原來,景德鎮陶瓷一直以來都做得很薄是有道理的,一旦做厚就容易炸窯,而且,改良后的陶瓷很難投入批量生產,燒制的陶瓷顏色都不一樣。
那怎么辦呢?我就跟作坊主商量,能不能找到色釉變化的規律。而且,光有盆也不行啊,總不能讓客戶的衛生間里只有彩色臺盆吧。一旦他們有別的需求,我們不就傻眼了嗎?
于是我帶領著團隊,繼續研發著非白陶可以涉及的其他產品,比如,馬桶、浴缸、水龍頭……
坦坦蕩蕩參賽,快快樂樂做人
2006年12月6日,報名參加“贏在中國”;2007年7月20日,順利晉級全國五強
可能是經歷得太多,現在我的心態很平和,參加“贏在中國”比賽,也是很偶然的事。去年,我無意中看到這個節目,聽到《在路上》這首歌,心中有許多感觸,就去報了名,也沒有奔著比賽的結果去的,只是想參與。
參加“贏在中國”比賽前,我是個很封閉的人,不快樂,不開放。
我離開新華社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每天早晨,一到公司就會不自覺地打開新華網的首頁,看看有什么大事發生。而對于其他的網站,根本不屑一顧。后來,我參加了“贏在中國”,開始寫博,很多想法改變了。
我到現在才忽然覺得,自己參賽最大的收獲是找回了多年前的朋友。記得第一個找到我的,是小時候的玩伴,在富山時,我們幾乎天天在一塊兒,從早玩到晚,后來父母送我去外地讀書,就失去了聯系,大概已經有二十六七年沒有見過面了。還有一個叫王小軍的,自稱是我的學生,打了好幾個電話到公司來找我,說要支持我,可惜我都不在。我們后來通了電話,聊了很多。他告訴我,每次經過杭大宿舍時,就會想起當時我帶他們到宿舍玩,打籃球的情形。當時真的是很感動,這種感覺已經很多年都沒有了。口述 牟文建 采訪撰寫 邵志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