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事就不用說了,媒體的報道太多了。
看了這個路徑,你能看出優秀是怎么煉成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沒有三年高考的磨礪,沒有學生領袖的經歷,沒有偶然出國的機會,沒有經貿部的雕琢,也就沒有現在的馬云了。機會只會垂青那些目光遠大,有所準備,意志堅定的人。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馬云的骨子里,應該是有些毛主席的豪氣與霸氣的。
阿里巴巴的訣竅
阿里巴巴賺多少錢,我不知道,但他們肯定是賺錢的,他們賺錢的法寶就是建立在他們的組織和文化上的執行力。我不知道馬云是不是熟讀毛主席的書,我倒是看到不少相似之處。
黨指揮槍,精神激勵永遠是主旋律。天天都要說。連以上配指導員,團以上設政委,紅軍八路軍成功的經驗太多了,這就是為什么阿里巴巴員工的平均工資只是中等,卻能擁有超卓戰斗力的關鍵。
英雄模范永遠是榜樣。樹立標兵,給銷售冠軍以獎勵,讓他們可以自豪的說出他們的業績。
一定要讓員工有說話的權利和通道,事實上,任何形式的民主,都可以讓員工感到自己的重要和受重視。
完善的考核制度,末位淘汰制度,才能保證業績的實現。
關鍵詞一,價值觀和使命
“創辦一個偉大的公司,靠的不是一個Leader,而是每一個員工。我不承諾你們一定能發財、升官,我只能說——你們將在這個公司里遭受很多磨難、委屈,但在經歷這一切以后,你就會知道什么是成長,以及怎樣才可以打造偉大、堅強、勇敢的公司”馬運用這個目標將員工團結起來,并賦予其使命感,這也是他自己的志向。
曾經在微軟待過的阿里巴巴人力資源副總裁鄧康明表示,阿里巴巴的文化具有鮮明特色,沒有一家公司像阿里巴巴這樣在實踐中不遺余力地落實自己的價值觀。“用價值觀來統一思想,通過統一思想來影響每一個人的行為,最后形成合力。”
在這樣的環境中,銷售已經不僅是一個工作了,它包括了自我的磨練,自我的肯定,自我的激勵,團隊的鼓勵,以及好東西大家分享的執著。
你想到了什么?傳銷!表面上確實很像,而骨子里有著本質的不同。傳銷是把對利益的終極追逐掩藏在自我價值的實現下,價值觀成了塔尖賺錢的工具。馬云和阿里巴巴不會那么齷齪。他30歲前的所有磨礪能確定他不會是口是心非的人。
關鍵詞二,干部
在阿里巴巴干活首先是價值觀的認同,每個小組,每個部門都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做人力的,特別是做領導的,都是宣傳員,都是執行者。這樣的隊伍才能有戰斗力。這些大道理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又有誰能真正執行下去。一流的執行團隊,在于培養。沒有干部隊伍,怎么會有超強的執行。
關鍵詞三,我幫助你賺錢
客戶需求在哪?我的產品就在哪!
馬云和阿里巴巴打出的口號就是幫中小服務商賺錢。我可以幫你賺錢,讓你用純商業的手段獲得客戶。你心動嗎?我賺你的錢,是從你多賺的錢里邊分出來的。你還不愿意?你不用給我回扣!換句話說你就是做生意賭一下,看看是否可以賺到錢,你的代價也很小呀。
來,試試吧。好吧,試試!
有這么簡單嗎?當然沒有。這中間肯定會有技巧。但更重要的是簡單,重復,不怕拒絕。一個銷售員,一個團隊,持之以恒的推廣。這就是他們的不二法門。
關鍵詞四,公關
馬云是很看重公關的,廣告做的再多,如果沒有美譽度,豈不滿盤皆輸。口碑多重要,因此如何營造口碑,讓大家告訴大家遠比廣告有效。看看網上,媒體,活動中大量的文章,琢磨琢磨。有時候,少花錢也能多半事。順便提下史玉柱,大家天天看腦白金的廣告,好多人都不喜歡那個廣告,可是誰能說說看,在媒體中,能看到多少對腦白金不利的報道?盡管人家也身處在風口浪尖的保健品行業。
關鍵詞五,團隊與組織
靠死纏爛打一定能有銷售成績,但是你滿足的可是客戶的需求,阿里巴巴提到的理念是幫你賺錢。可是如果這一年客戶沒賺到錢怎么辦,還會不會續單?怎么辦?除了賺錢之外,你的中小客戶還有什么需求?交流?分享?享受組織生活?結識新朋友?掌握新知識?湊熱鬧?說話的欲望?找聽眾的愿望?看看阿里的做法。網上有社區!網下有網商大會。想賺錢嗎?交流和學習同樣很重要。這就是社區的力量。這就是阿里巴巴的力量。
相同模式的實踐者
以前曾強的實華開,后來郭凡生的慧聰網,曇花一現的買賣網,以香港為基地的環球資源,都跟阿里巴巴相同路數。
環球資源是搞展覽出身,有積累,都是先找買主,再拉賣主。別小看他們。這樣的推廣是純粹的交易驅動,讓客戶有錢賺,賺些錢不成問題。看看臺灣電腦公會是怎么辦展的就知道了。每年的蘇州電子展,都是電腦公會在掌握了大買家需求后,按買家需求招展,引進供應商。跟咱們的生拉硬拽確實有區別,他們有家底,所以能走長線,也因此可以越賺越多,越來越熱。交易驅動也是今后阿里巴巴必走的道路。否則上市后單靠擴大銷售區域,難以支撐投資人對業績的長期預期。
慧聰是搞商情報價起家,純粹的信息傳遞驅動。原來的生意多少都能賺些,更不會在這上面琢磨了。以老郭那更具忽悠,視他人為SB的氣勢,多少掙點還是應該的,誰讓中國地大人多呢,廣種怎么也能博收點。老郭比馬云聲大,氣力也大,但慧聰決不會干過阿里巴巴,除非老郭變成謙卑的夾著尾巴做人,那是不是比讓太陽從西邊出來難?
但是能賺錢,做個老二也未嘗不可,干嘛非得爭個短長?我們小時候的玩笑話就是,“臊著他,讓他沒對手”。哈哈,終歸是玩笑。人各有志。走自己的路,讓他們看著去。
那么細分市場呢
深圳上市的化工網,奪了些阿里巴巴的風頭,他們同為浙江老鄉。雖然不忽悠,但踏踏實實耕耘著一畝三分地,一不小心,還搶了老鄉的頭牌。不要小看網盛。中國市場這么大,電子商務的前景完全可以讓一批小財主過的很好,我看網盛的復制意義遠遠大過阿里巴巴。這是一條窮人如何脫貧的路子。如果說阿里巴巴這樣的大資本家固不可少,網盛這樣的小財主也是別有風味嘛。 吳志祥的同程網是個活脫脫的旅游業的阿里巴巴,模式近似,手法趨同,再加上祥子又是從阿里巴巴出來的,深得馬云精髓。難得的是吳志祥心有大未來,心平卻又如止水,從不停步,也不快跑。回頭看看如魯冠球這樣的低調常青樹有幾個?吳志祥和同程網就是這樣。
企業做的大做的強,不見得是你比對手更高更快與更強,而是你把他們都耗死了,耗出了這個行業。做企業,你是要譚良德的千年老二,熊倪的多年修得正果,還是要孫淑偉那驚世駭俗的最后一跳?
投機,玩的就是心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