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財·榜
邰武淳
中復電訊創辦人、董事長
上榜理由
他的理想曾是成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但卻陰差陽錯地成為中國第二批下海的人,他最初的設想是做PC機,但意外發現了通訊業的商機。創業16年,他的中復電訊年銷售額已經達到22億元,員工超過3300人,成為北京最大的手機連鎖企業。他就是邰武淳。
“買手機,到中復”,一度是京城百姓最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之一。曾有一份調查統計顯示,北京每賣出3部手機中,就有一部是從中復電訊售出的,而中復電訊累計售出的手機號碼更超過500萬個,幾乎占到北京1000余萬手機用戶總量的一半。
個人簡歷
1958年 出生于北京
1978年 考入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北京工業學院自動控制系
1982年 畢業分配到兵器工業部下屬某兵工廠
1985年 考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運籌學專業
1991年 創辦中復電訊的前身京精電器公司
1995年至今 使用中復電訊品牌,并成為北京最大的手機連鎖企業
創業篇
邰武淳的名字也許仍然還不太為人所熟知,但他創立的“中復電訊”這個品牌,卻已家喻戶曉。9月11日,邰武淳接受采訪時,仍然還是顯得那樣低調、沉穩、淡然。他談及自己如何從一個小小的攢機商開始,成就今天中復電訊這樣的業績時,只說了一句聽起來相當平常的話:“我是一個能抓住機遇、并持之以恒、堅定去實現目標的人。”
書生下海
先做攢機商
中復電訊的創始人邰武淳,出生于1958年,父親很早去世,母親帶著弟弟一直生活在浙江,他隨姥姥、姥爺在北京長大。“文革”期間,家里受過很大沖擊。“抄家、掛黑牌、游街示眾等,家庭都經受過。”幸運的是,邰武淳19歲高中畢業那年,中國恢復了高考制度。“我考取了北京化工學院。”但是邰武淳覺得不滿意,選擇了重新參加高考,后來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
邰武淳1982年大學畢業進入兵器工業部下屬某兵工廠,在兵工廠的“裝車、打靶和調炮”呆了3年,“不安心”的他又考入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運籌學專業,并獲取3年后直接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博士的機會。
可天有不測風云,當邰武淳讀完國內課程,正準備前往國外讀書時,姥爺的突然去世把計劃打亂了。“我需要留下來照顧姥姥。”邰武淳以非常堅定的口吻說。”
當時,邰武淳設法調入了中國科學院管理干部學院,講授信息技術學。一周上課兩天,可以常常呆在姥姥身邊。
上世紀80年代時,中關村涌現出了一股下海創業浪潮。走在中關村大街上,邰武淳目睹了包括漢卡、PC機配件等IT產品的不斷問世,也看到了四通、聯想等著名IT公司的誕生。在這種氛圍中,“下海”的念頭,在邰武淳心里萌生了。
“我一邊教書,一邊找了一家以組裝PC機為主要業務的小公司工作,熟悉市場推銷、成本控制等基本業務與知識。”將近一年之后,1991年,邰武淳正式開始創業。
邰武淳找到東城區教育局,共同成立了一家名為京精的公司,在東城區分司廳中學地下室租了一個房子作為辦公場所。京精公司不僅第一年被免除了所有稅收,第二年之后仍舊被免除所得稅,而且還很順利地貸到了“天使”資金20萬元。
邰武淳的生意從組裝PC機開始,附帶發展銷售復印機、打印機和電纜等一些雜亂業務。組裝的PC機比品牌機便宜20%以上,京精公司每個月能接收到幾筆單子,可以基本維持支出和收入平衡。但隨著競爭的日漸激烈,邰武淳此時想得最多的問題是,公司的主業空間該定位于何處?
一次機緣成就中復
1992年,北京國展中心召開了大型計算機和通信技術展覽會。“那天,當我走到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和皮鞋大小相當的機器。”邰武淳說,“這個機器可以接出四根線,彼此之間可以互打電話,也可以打出去,即是后來被大家熟知的程控交換機。”這些程控交換機是由臺灣三光公司生產的,最初在臺灣是被應用在 別墅里,用于家人之間的傳呼。但三光公司將此機器引入中國大陸后銷量卻很差。
就在那一個閃念間,邰武淳想,如果把這種機器用到辦公樓、學校里,也許會大有發展前景。當時中國正掀“裝機熱”,安裝一部電話需要5000多元,還要耐心排隊等待安裝時間。而程控交換機一臺只賣2000多元,且可以緩解裝機難的問題,滿足公司內部最基本的需求。
在這種機遇面前,邰武淳顯得富有膽識。他一舉投入20萬元,包下了展會上展銷的所有100多臺程控交換機,在報紙上投放了廣告。“當時,我們辦公室的電話響聲不斷,一直持續到晚上十點多。第二天,很多公司開著車來到中復公司所在的小巷子里談生意。”邰武淳以每臺1600多元的價格向臺灣三光公司購買程控交換機,賣給客戶是2000多元。再算上安裝費、材料費等費用,銷售一臺程控交換機,邰武淳大約能賺取1000元左右。邰武淳一個月賺到了50萬元毛利。
程控交換機銷售的成功,讓邰武淳掘到了商海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當年,公司經營明確定位于通訊產品銷售,公司品牌基本定為“中復”。
營銷靈活使中復壯大
雖然中復的主業得以確立,但是要戰勝競爭對手,成為行業老大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邰武淳介紹,中復從初創期進入發展期,經歷了幾次跳躍式的發展:電話機市場興起時,中復首創了“電話機體驗店”,中復在安定門開第一家店,打出了“電話隨意挑,不打不成交”的口號。中復利用程控交換機市場的優勢,用戶可以在店里隨意試聽500多部電話的鈴聲、音質和音量。為了美化店面,邰武淳請來舞美設計,在藏有電話線的四周修葺了一道“ 長城”,打上燈光,“人類通信從烽火狼煙處開始”。這些舉措吸引了不少用戶。隨后,中復三里河店、天橋店等也風風火火開張了。
由于有了知名度和公信力,中復1997年成功地第一批獲得了無線局頒發的無線準賣證。中復開始在原來產品的基礎上經營移動電話、移動號碼和尋呼機等業務。當時,所有競爭對手按照統一價格賣移動號碼,而中復卻對手機號碼價格進行靈活調節,將人們通常喜歡的帶“8”號碼抬高價,將人們不喜歡的帶“4”等號碼降低價,中復的市場營銷遠遠領先競爭對手。
現在中復已成為北京最大的手機連鎖經銷商,今后它將何去何從,邰武淳說,中復將牢牢定位于手機連鎖賣場,并逐步將中復推向全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