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鴻祎(攝影:張廣源 來源:國際航空報) 記者 陳曉顏
這個社會很現實,最后是以你掙了多少錢,你公司上沒上市、公司做沒做大為考量標準。如果你沒有達到這幾點,你很快就會被遺忘。
無數多的人都在說是跟我學做流氓軟件的,最后我成了始作俑者,所有的責難都壓到我身上,壓力很大。
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斗士,一個戰士,有點像巴頓將軍,喜歡打仗,閑不下來。
互聯網:不創新,毋寧死
本報記者:2年前,你曾經說創業機會最多的是互聯網,現在還這樣認為嗎?
周鴻祎:對,我還是這么認為。 中國目前經濟高速發展,每個行業都有很大的機會。但我覺得跟傳統行業相比,互聯網對年輕人來說,門檻是最低的。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資金、資源,你去造車、開餐館難度都很大。互聯網最大的優勢是變化很快,很容易被顛覆,一旦出現一個新的技術或模式就很容易通過互聯網傳播,顛覆市場上原有的領先者。所以我個人感覺在互聯網不一定能掙到更多的錢,但對于有夢想的年輕人來說,互聯網應該是一個好的創業機會。
本報記者:互聯網創業現在還有哪些空白點?
周鴻祎:互聯網有一句話叫“不創新,毋寧死”,就是說互聯網一定要創新,如果看到網游很熱,搜索很熱,Facebook、Mys-pace很熱、視頻熱,就一窩蜂,其實,這都不能作為創業點,一定要去想怎么樣去創造別人沒有想過的模式,包括互聯網產品、技術的創新,還有就是跟其他行業的正交結合,比如電子商務等,總之,發揮想象力,互聯網創業的空白點還是很多的。
本報記者:從你的經歷看,創建3721、把雅虎中國改造成一個創業型公司、做天使投資等,你似乎對創業情有獨鐘,為什么?
周鴻祎:有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我比較有沖擊力,有想象力,喜歡與眾不同,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也喜歡去嘗試學習新鮮事物,所以,我早就想做一個創業者,但我創業并不是淺嘗輒止,在每件事上都做了一些事,比較有心得,也很享受把一個企業從小慢慢做大的過程。我不適合做職業經理人,在四平八穩的舞臺上做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這主要還是性格問題。
本報記者:你曾經在自己的任期內給雅虎定了3個戰略,后來不久便離開了,現在回頭看雅虎,你如何評價它目前的狀態?
周鴻祎:在當時,很多人都看不清我的戰略對雅虎的影響,但4年后回頭再看,公正地評價,2004年是雅虎中國發展最好的一年。在搜索、郵箱、即時通訊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后來,由于各種原因,我們離開雅虎。新的接任者采取了一系列錯誤的策略,導致現在的雅虎中國或中國雅虎,已經在搜索門戶市場上的份額降到可以忽略不計了。現在雅虎中國的策略客觀地講基本上是對我2004年的一個模仿。但2004年正確的策略拿到2007年來做,時間變了,市場環境變了,競爭對手變了,很多產業變了,這種情況下就不一定能重復過去的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