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文水縣這個叫蒼兒會的山坳里,有一家并不起眼的野豬養殖場,然而,它的主人卻是當地一位大名鼎鼎的億萬富姐,她叫王輝,今年38歲。
王輝:“我喂你們,又不打你們,我是你們的老板,多喂你們一點,咱們是好朋友,過來吧,再吃點。”
野豬場建起已有兩年時間,但王輝至今不敢大大方方和野豬接近,每次來她都大把大把喂她的野豬,而每一次她都要被野豬追趕得狼狽不堪。記者:“你那么怕它?”
王輝:“是,野豬的野性特別大,我每次來都喂它們,也是想接近它,親近它們讓它們熟悉我,但是不行,最后的結果很狼狽,不是我趕它們跑,是它們追著我跑,嚇得我到處跑,拿著吃的。”
養野豬如今是王輝的主要工作,然而,她的家卻在千里之外的北京。王輝的老家在山西省文水縣,上世紀90年代初,金屬防護門在城市剛剛興起,
1995年5月,王輝鼓動會做鐵門的愛人一起前往北京,做起了這種金屬護欄以及金屬大門的生意。靠一門小手藝闖京城,王輝起步時的艱難可想而知。
王輝:“讓我自尊最受傷害的一次,本來我挺客氣,進去以后說你好,我們是生產防盜卷閘門的,看你這需要不需要,但是人家很不客氣,說滾出去,我當時出來含著淚,我含著淚出了他的門,其實這個事已經十幾年了,但是到現在我不能說委屈,含著淚咬著牙,聊以自慰,無所謂,最起碼我也是靠自己的勞動去拼搏去奮斗我去掙錢。”
幾年下來,王輝漸漸站穩了腳跟,賺錢的機會也悄然而至。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北京掀起戶外健身熱潮。王輝搶占先機,迅速轉向健身器材,訂單接連不斷,她當年就成了千萬富翁。
2004年,王輝的老家發生了一起煤礦安全事故,她從一件壞事中發現了商機,立即開發煤礦安全設備,一年完成了兩億元的業務。到2005年,王輝已經擁有3個加工廠,總資產達到5億元,昔日的打工妹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億萬富姐。
北京玫瑰園,一個京城著名的富豪居住區,這棟850平方米的豪宅就是王輝的家。王輝與名人富豪做起了鄰居。從人們的一日三餐中,又發現了新的商機!
王輝:“像我們玫瑰園別墅這個圈里這些人我也能感覺到,去超市買東西大家都是挑一些環保的
綠色的,森林豬,包括那個柴雞蛋,貴,貴也買,這個市場很大,很有商機。”
在大城市的鍋碗瓢盆中,王輝看到了農產品的增值空間,也聯想到家鄉荒山荒溝的潛在價值。一天晚上,他突然跟丈夫說,自己要回鄉種菜養豬。
王輝:“大事上老依賴他,思路上我覺得還是,某種程度我可能細節上好點,但大思路上還是女人,跟人家差了一些。”記者:“她做這個事你支持嗎?”
王輝:“支持,不支持也得支持。”
就在王輝執意回鄉創業的時候,當地政府正打算招商引資開發蒼兒會山區。王輝投資1000萬元,承包了這里數十條山溝開發使用權。2005年底,她首先建起了蘑菇木耳生產基地,同時決定重點上馬一個當地從未有過的養殖項目。
2006年2月,一群野豬打破了這里原有的寧靜。王輝從河北等地買回了100頭野豬,開始了她的第二次創業。
這群野豬非常兇猛,只要走在一起,一場混戰就在所難免。為了避免傷亡,王輝特意給20頭極不安分的野豬建了單獨的圈舍。與此同時,還請了兩名大學生做豬場的技術員。
然而,就在他們第一次給豬打防疫針的時候,就發生了意外,8頭野豬因為受到驚嚇,相繼破門而出,跑進了深山。
王輝:“當時很瘋狂的一種狀態,那個門當時也沒有現在這樣結實,鎖是掛著的,撞擊力特別大,把掛著的鎖給弄掉了,它就都跑了。”
技術員:“一下出去8只,當時我特別緊張,把我們老板也極壞了,一晚上派了那么多人在山里面找,最后發現了7只,在一塊,當時少一只。”
一頭種豬3千塊錢,人們又在山林里找了幾天,始終不見那頭野豬的蹤跡。但兩個月以后的一天下午,人們突然發現,那頭出逃的野豬居然自己回家了!
技術員:“從我們圍墻上自己跳回來了,我們特別驚喜,以為是野豬跑進來了,結果一看,它耳朵上打個耳標,一看是我們自己跑掉的那個豬,特別高興。”
野豬的歸來給豬場帶來了更大的驚喜,他們發現,那頭出逃的野豬在野外生活后,身體比同期圈養的野豬明顯胖了一圈。
王輝:“看著比它同一窩,當時同一批那個豬,長得個大了許多,也胖了。”
技術員:“我分析,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山上的野草野果豐富,豬吃上以后,營養可以均衡。”
野豬出逃事件讓王輝因禍得福,她從中受到了很大啟發,在跟技術員商量之后,她果斷改變了養殖的方法,由原來的單純圈養變為分批放養,分期育肥。
王輝:“先讓它出圈在小院里跑,然后再在大院里跑,然后再大一圈,然后慢慢再往溝里放。”
技術員:“兩個月斷奶,然后馴化一個月,第三個月開始基本上可以把它往山上放了,像我身后的這兩頭野豬,就可以往山上放了。”
養野豬70%的開支是飼料,由于每頭野豬都有4-5個月時間在山上吃野果野菜,養殖成本大大降低。技術員:“90%左右的能回來,賬就能算過來。”
記者:“你怎么保證它能回來?”技術員:“圈養生出小豬仔以后,我們在小范圍內逐漸讓它適應野生環境,逐漸給它一個口號,啰啰啰
這樣叫,憑我們自己的經驗,感覺把它放出去以后能叫回來,這就可以放出去了。”
王輝:“好可愛,好,乖乖的要快快長,摸一下,沒事我是你的老板,不要你的小孩,這個多可愛,站到背上了。”
養野豬賺錢最關鍵的還在野豬的繁育。王輝的野豬大多是具有50%--75%野豬血統的特種野豬,這種野豬一年能產兩窩仔,產仔率在8-10頭。
技術員:“這個是50天的豬,現在稱重的話大概就是21斤,這個從出生到出售肥豬,一般是9個月。”
到2006年底,王輝的野豬存欄量已經達到600多頭,其中200多頭到了出欄階段。2007年春節期間,王輝殺了兩頭野豬犒勞職工,她自己也帶了一大塊肉,高高興興回北京過年。
王輝:“走的時候還讓我們郝經理寫上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結果做完以后,很高興地放在桌上,又把孩子們也叫過來,結果一吃,那味不好吃,確實是沒想到,就連普通家豬的那個味都不如。”
王輝沒想到,自家做的野豬肉居然是那樣不堪入口,
那么,消費者中又有多少人知道野豬肉的做法呢?如果都像她做的一樣難以下咽,那么誰又會買他的野豬肉呢?然而,面對銷售難題,
2007年的那個春節,王輝過得居然非常輕松。
王輝:“對我來說,這已經是二次創業了,說實話20多歲在北京白手起家打天下的時候,都堅持過來了,現在我真是胸有成竹,這點苦應該不算什么,最起碼我在資金上,經驗上,都沒有問題,包括經歷關系,一些銷售平臺,銷售網絡。”
其實,王輝胸有成竹是因為她又有了新的發現。有一天,王輝在文水的一家超市看到當地的一種袋裝熟食牛肉非常好賣。她茅塞頓開,為什么不找一家加工廠,把野豬肉也像牛肉一樣做熟后去賣呢?那樣,既能節省建加工廠的大筆投資,又可以利用對方成熟的工藝,做出消費者認可的口感。
2007年2月,王輝與一家牛肉加工廠合作,以一噸4000元的加工費,開始加工她的野豬肉。
牛肉加工廠經理:“這個肉切這么薄的片,它都可以立住刀,因為野豬肉是瘦肉的,脂肪含量比較低,容易做成這種產品。”
王輝:“我不用走那個過渡的試驗期,因為他們已經走了那么多年,已經摸索了很多經驗,很成功了,保證我的產品一上市就是成功的吧。”
這就是這里加工出來的野豬肉,王輝借助當地牛肉的消費網絡,讓自己的野豬肉也迅速打入市場。
記者在當地的這家超市看到,王輝一盒0.8公斤的熟食野豬肉,能賣到118元。超市經理:“年輕人們現在已經認可了,消費群正逐漸擴大。”
2007年,王輝一共銷售了480頭野豬,因為加工成了熟肉,100公斤的野豬,純利潤高達4000元。與此同時,他的木耳和蘑菇基地也進一步擴大,山里過去無人問津的野蘑菇在她手里1公斤能賣到1000元以上。目前,王輝正在開發新的項目,她覺得,自己在山坳里的生活和在北京玫瑰園同樣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