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創業:我瘋狂所以我成功
有人說,李陽是中國教育產業里的比爾·蓋茨,因為“李陽瘋狂英語”讓世界語言教學界為之瘋狂;也有人說,李陽現象是一種哲學,他的哲學就是讓哈佛的人覺得不可思議,讓“海歸派”匪夷所思;中國著名策劃大師王志綱先生則說他是一場革命,革命就是對傳統的一種顛覆。
他在北京故宮舉行萬人英語演說;他在上海外灘辦盛況空前的英語互動課堂,他到革命老區遵義,領著成千上萬的英語學子們瘋狂吶喊美式英語。十年來,他就這樣操著他純正的美式英語,吶喊著闖出國門,將“李陽瘋狂英語”的牌子插到了美國、插到了日本、插到了韓國插到了不同種族、渴望說一口流利英語、渴望交流的學子們中間。
李陽究竟是誰?李陽為什么如此瘋狂?李陽為什么能讓人接受他的瘋狂?說到底李陽不就是個私塾先生嗎?李陽不就是個游方和尚嗎?李陽不就是個辦教育的嗎?但李陽到哪里卻都成為了新聞界的追捧對象和焦點訪談的座上賓,而且輕易的就把戰火燒到海外。這就是李陽現象——一個卓爾不群的品牌成功范例。
熱愛,創造自信
坐在李陽面前,想起了一句成語“動若脫兔,靜若處子”,此刻的李陽是安靜而且睿智的。很難想象這樣的一個人是怎樣造就出“李陽瘋狂英語”來的?書上說:瘋狂英語的定義是代表著人類超越自我的精神,代表著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代表著對事業忘我的全情投入,代表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激情!
其實瘋狂英語最初的動意,只是針對當時傳統英語教學中聾啞英語的很多問題,而反其道提出的一個將英語脫口“說”出的辦法。其次李陽本人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小的時候,他認為自己能夠去買一瓶醬油,就是很大的成功了,因為他不敢和陌生人說話。所以至今他的父母跟同學都會感到納悶,那是李陽嗎?是什么力量使他突破自己最早禁錮的心?李陽說:是通過喊英語喊出自信來的,為了克服自己的弱點他找了一個同學跟他一起喊,這個人絕對認死理,一旦制定計劃就一定要做到,他們兩個相互鼓勵堅持喊英語。一段時間后他們到外語角講英語得到了別人的夸贊,嘗到甜頭后他們又繼續努力,就這樣一步一步小小的成就感,漸漸地堅定了信念獲得更大的成就。
所以,李陽十分感慨地說,我愿意把以后的精力放在兩件事情上:一個教育自我,另外一個通過教育自我獲得經驗再傳授給別人。讀大學后他渴望突破性格的障礙,在英語中找到自信,所以取了瘋狂這個詞,取意為全身心的投入,超越極限。而如今,瘋狂英語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幫你把英語說出來,大家一聽到瘋狂英語就認為是能快速把英語講好的一個方法,就像新東方最早的時候就是應試英語一樣,一聽到新東方就會馬上反映到考上托福拿高分。
李陽說,瘋狂英語應該說訴求兩點:一個是突破聾啞英語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另外一個是人生奮斗的精神,很多人講它在精神上對人的鼓舞超過了方法,我則希望兩者并重,如果只是個精神的東西那方法也太失敗了,我希望它首先是個好方法,同時呢,也包括一些人生勵志的主題,比如永遠不要讓祖國失望,學好英語就是愛國等等。應該說不止成百上千的方法都是要把英語說出來的,不止是瘋狂英語,其實大家的目的是為了交流。那么“瘋狂英語”跟他們的區別就在于:我們發起的時間比較早,1988年的時侯,中國還沒有什么口語的概念,我們的持續性比較強,影響力比較大,另外還有一個核心的人物,品牌的影響力要更大,我想的就是這些區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