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美是山西運城人,目前在成都老南門的陜西巷里經營著自己的冷飲攤。她到成都已近十年了,賺的就是成都人的“涼”錢。
小麗的哥哥原是成都某部的一個團長。當年,小麗懷著對大城市的無限向往,到成都投奔哥。后來她哥調往西藏,小麗索性一個人留在了成都。就這樣,20歲的小麗遠離父母兄長,獨自在成都生活。
她用哥哥留下的2000元錢,買了一個冰箱,在成都南橋商場門前擺了一個冷飲攤,賣冰棍、雪糕、飲料。剛開始,小麗不會進貨,不是這個品種進多賣不完,就是那個品種進少了不夠賣。一連幾天,她的生意都是賠錢的。小麗想:這可怎么辦?這天,她早早收了攤,一個人轉悠到人民南路的一個商場前,看那個四十多歲的大嫂怎樣賣冷飲。只見那個大嫂把飲料放在旁邊的一個水桶里,冰箱里主要放易化的冰棍、雪糕。小麗上前說明來意,大嫂很熱心地說:“這冰糕有商家專門送,早上送一次,中午送一次,賣不完還可以退,賣完后再結賬。”小麗說:“原來賣冷飲也是有竅門的。”得了“秘傳”的小麗逐漸干得順利起來,慢慢地知道哪些冷飲好賣、哪些冷飲利潤大。3年下來,這山西姑娘就積累起了一筆資金。
有了資金,小麗就在商場里的出入口租了攤位,賣冷飲和小商品。因為商場有好幾家賣冷飲的,為了能在競爭中取勝,小麗就薄利多銷。為了掌握冷飲市場的最新信息,有小朋友來買冷飲,她總是笑著問小朋友都喜歡吃哪些雪糕;二十歲左右的姑娘來了,她也熱心地詢問愛吃什么牌子的雪糕。通過這些調查,她了解了顧客的需求,所以,整個商場里數她的冷飲品種多和全了。細心的小麗還發現許多小朋友吃雪糕時,會不小心把臉、手、衣服弄臟,難免被父母責罵。于是她在賣雪糕時,搭送一小張餐巾紙。就這個創新的舉動,更使她顧客盈門。
幾年下來,小麗在商場里又租了幾個柜臺,從運城把表妹叫去看冷飲攤,自己專營小商品。筆者問她:“你現在賺了多少錢?”她笑著說:“保密。”不過她說今后計劃在人民南街租個門面開個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