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人物檔案 姓名:薄瑛 職務:武漢市亞冠制冷配套器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武漢迪阿威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年齡:51歲 籍貫:河北邯鄲 創業感言:創業很艱難,但要硬著頭皮往前走。
對于薄瑛的采訪進行得斷斷續續,每次與她談話都不能超過1個小時。她總在忙,一會接電話,一會有客戶找上門來,非要她親自接待。說起創業經歷,薄瑛話很少,問一句答一句。但一提起她的制冷設備,她卻像換了個人似的,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22年前,因為羨慕別人賺錢多,薄瑛從一名醫生變成了擺地攤的,如今,她已擁有兩家公司,作為一個創業者,她成功了;身為一個女人,在下海創業、發展遇到瓶頸時,老公都給予了極大支持,并一直甘心在公司里默默支持她,20多歲的女兒更是一直崇拜她,她的家庭也同樣成功。
女醫生想當萬元戶
1986年,薄瑛從恩施調到江漢區六渡橋醫院上班。每天上班途中,她都會騎自行車經過前進四路電子市場。當時,那里還沒形成市場,只有十幾戶地攤,攤販們做著簡單的買進賣出的家電配件生意,生意很紅火。
那時,個體戶與萬元戶如一對孿生名詞,攪得全國人民躁動不安。一方面,人們瞧不起沒組織依靠的個體戶身份,另一方面,又毫不掩飾對萬元戶身份的羨慕。每天穿行在攤販們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中,29歲的薄瑛也做起萬元戶的夢。
一次,因為家里電視要換天線,薄瑛特意提前半小時上班,就為了找那位專賣電視機天線的楊老板聊天。當聽說薄瑛是讓人羨慕的醫生時,楊老板拉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向薄瑛倒起自己的“生意經”。
原來,楊老板攤上的配件,多來自廣州、河北等地的零部件批發市場。“黑白電視機的高壓包進價10元左右,可賣到15元。”聽著楊老板眉飛色舞的講解,薄瑛暗暗掰著手指算了筆賬:中間竟能賺到五成的差價。
雖然羨慕,可薄瑛心里還是有道“坎”過不去。這些擺地攤的人要么是農民為糊口做生意,要么是沒文憑找不到工作。自己堂堂醫科大的高材生,現在又是主治醫生,跑到路邊擺地攤,讓人看見還不笑死?別人容易瞞,可老公那一關怎么也過不去啊。
輾轉反側了一整晚,薄瑛還是把準備下海的決定告訴了老公。哪想老公一聽,卻非常支持,“沒事,反正你在漢口也沒什么熟人。以后家里和孩子,你不用操心,交給我吧。”
第二天,薄瑛就向一家河北廠家訂了貨,瞞著朋友和同事偷偷打起“游擊戰”。為了不讓熟人看見,薄瑛還專門準備了幾身破舊“行頭”,偷偷摸摸卷著第一批貨,趁晚上到市場擺起地攤。市場里不少攤販都在大聲吆喝賣貨,唯獨薄瑛遮遮掩掩,只偶爾向來看貨的顧客小聲介紹。配件生意雖小,但當時前進四路生意好做,經過兩年滾雪球式的艱辛發展,薄瑛終于積累到上十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