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3“大男人”開面館月入萬元 全家殘疾人,以前開麻木 記者陳小敏 ■人物檔案 姓名:劉牧 年齡:33歲 職務:老武漢蔡甸面館(又名舒服面館) 創業格言:自食其力
5日上午10:30,烽火村老武漢蔡甸面館還是門庭若市。“老板,下碗牛肉面。”“好咧。”高聲答應的是一個比爐子高不了多少的年輕男子,他皮膚黝黑、身著背心短褲,可手腳麻利,左手操起瀝斗,右手揭開鍋蓋,抓了一把熱干面放進鍋里,不到一分鐘,牛肉面就端到了客人面前。
他叫劉牧,四肢健全,可身高僅1米3,這是遺傳,他的父母、姐姐都很矮。武漢禁麻后,他失業了,靠低保維持生活,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2005年4月,不甘于此的劉牧在烽火村開了一間小面館,并主動退出了吃低保的行列;現在,這家小面館每月凈收入近萬元,劉牧一家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開間小面館自食其力
武漢禁麻后,劉牧曾想自食其力養家糊口,可找工作屢屢受挫,因為一家人都是殘疾人,社區特意給劉牧辦了低保,每月可領200元生活費。
那時,劉牧有一個親戚在老家蔡甸開酒樓,牛肉面賣得很火。劉牧也想開間小面館,維持自家基本生活。2004年8月,他到親戚家的面館學手藝,別看他個子小,可苦活累活都搶著干,7個月下來,鹵牛肉、下熱干面、牛肉面、做燒麥等早點手藝,全都學到了家。
幾經考察后,次年4月,劉牧的面館在烽火村集貿市場旁開張了。“鬧市區的門面租金和轉讓費高得嚇人,我沒有那多錢,也不敢貿然投入。”烽火村偏是偏一點,可70平米的房子,年租金才1.5萬元,還沒有轉讓費,周邊也聚集著大型的小區、工廠和公司,應該養得活自己這個小本生意。
劉牧說,這是第一次創業,投入小,心里的壓力也輕一些,即使開不下去了,損失也不會太大。
機智應對度過半年艱難期
面館開起來了,可日子并不好過,尤其是最初半年,劉牧都有些熬不下去了,“面館月月在虧,各種麻煩都來了。”
由于不了解政策,連續三四個月,劉牧未主動繳稅,險些因此關門。幸好他戶口所在的紫陽街社區負責人得知他的困難,主動幫其辦理《再就業優惠證》,幫他免去了三年的稅費。
因為個子小,面館一開業,劉牧就遇到當地的小混混擂肥。一天,一位年輕小伙子吃完牛肉面后,www.fswenwen.com稱肚子疼,非要劉牧賠錢。中午,對方又來了,還帶來兩個年輕人。無奈之下,劉牧打了110。對方將粉面全部打翻在地,揚長而去。劉牧說,“一下損失百把塊錢。”但他堅持認為,報警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硬碰硬或太軟弱都會讓事情變得更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