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楊健有著令同齡人十分羨慕的經歷,他不僅是一名大連海事大學海商法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同時也是身家超百萬的公司老板。他不僅通曉文科專業海商法,還在理科計算機網絡領域內占有一席之地,很多人稱其為全能人才。
在沈陽工業大學召開的“全省2006年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自主創業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記者走近了這名被人稱為“大學生創業之星”的最年輕的“總經理”。
華商晨報訊(記者 張毅)盡管身家已達百萬,但站在講臺上的楊健仍然衣著樸素。www.fswenwen.com作為大連思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24歲的大學生楊健通過自主創業已經成為了一個名人。
認真實習 掘到“第一桶金”
大二開始,楊健到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很多同學在實習證明蓋上了大紅章后轉身離開,而他卻主動要求實習了半年,隨后協助律師完成了一筆價值5萬多元的官司。
“從大學一年級起,我就開始從事著家教等業務。”楊健說,在隨后的1年多時間里,www.fswenwen.com他通過業余時間開始廣泛接觸社會,學習起自己的生意經,但真正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則是實習的回報。
大二開始,主修海商法的楊健與很多同學一樣,到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很多同學匆匆在實習證明蓋上了大紅章后轉身離開,而楊健卻主動要求實習了半年的時間。
“海洋運輸的每個官司的費用都至少在百萬元以上,但我并不希望自己能掙到錢,只是想知道律師事務所是怎樣運作的。”楊健說,而在這時,他得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價值5萬多元的官司,由楊健協助律師完成,事后,他得到了自己的首筆資金———2萬余元的律師費。
創業之初 成了7個人的老板
楊健利用這筆資金開辦起了大連海事大學的首個學生網站“啟航網”,這成了“星期八”網站的雛形。隨著網站訪問量的增加,他的個人資本從幾萬元迅速向10萬元大關沖去。
大三的到來,對于楊健再次成為一個重要的創業機會,由于擔任了學生會干部,使他再次獲得更多的人際交往,楊健開始在業余時間升級自己的網站,并創立了“星期八”網站,并先后將自己掙到的錢開始在網站上投資,一時間“星期八”網站日訪問量達到了20多萬人,而他的個人資本也從幾萬元迅速向10萬元大關沖去。
很快,楊健成了自主創業的名人。2004年,由于成績優秀他被保送到本專業研究生專業學習,而他選擇了到青海省當志愿者,“星期八”仍在正常運轉,此時,楊健已經成了有7名員工的小老板了。
入不敷出 面臨傾家蕩產的危險
2005年3月,正在讀研一的楊健通過政府提供的少量貸款、朋友融資,www.fswenwen.com注冊100萬元創立了大連思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起步的3個月內,公司虧損了40多萬元。
作為一個憑借互聯網起家的信息公司,面臨著租賃寫字間、稅收、人員工資等巨額的壓力,原有的“星期八”網站已經不再是獨占鰲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