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一個悶熱的上午,記者在市區黃河路一間不起眼的小門店里見到了盲人按摩師王峰。從一個從沒進過校門的盲人,到現在擁有自己的門店且生意紅火,王峰一定經歷了許多正常人體會不到的辛酸。
1975年,王峰出生于召陵鎮召陵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中國創業網(www.fswenwen.com)消息八個月大時,他從床上掉下來摔傷了頭部,導致雙目失明。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由于當地沒有盲人學校,他一直沒有機會進校門學習,他只好在家幫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1999年底,市殘聯舉辦第一期盲人培訓班,使他的命運有了轉機。雖然從來沒有接觸過按摩,不知道按摩到底是干啥的,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他來到漯河學習按摩。剛開始學習時,根本不知道該怎么下手,好幾次他想退縮。父母耐心地告訴他,得到這個機會不容易,再堅持一個星期,真不行的話就算了。想到自己身有殘疾,只有掌握一門技術,靠自己的雙手吃飯,才不會成為父母的負擔,他咬咬牙堅持了下來。
王峰說,上課時他跟著老師認真學,課余時間就抓住一切機會練指力、練手勁,自己的身體、凳子、磚、墻都是他練習的“道具”。那時正是寒冬臘月,他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起床,找個僻靜的地方聽教學帶,背誦按摩手法。2000年2月,經過3個月的勤學苦練,王峰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從那以后,他就在別人開的按摩室里實習。由于王峰為人隨和,技術又好,找他的回頭客越來越多,有的客人寧愿排隊等候也要王峰來按摩。
2003年,王峰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又借了些錢,在市區租了個三四十平方米的小門店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憑借好的按摩技術,他的名聲越來越響,客人漸漸地多了起來。“不管是正常人還是殘疾人,只要自己肯努力,最后都能成功。”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話,是王峰幾年創業經歷感悟出來的實實在在的道理。
早在2001年,王峰還在給別人打工的日子里,民政部門把他納入了低保范圍,每月能領取120元的低保。2003年8月,開店兩個月后,他覺得自己有能力生活了,主動找到民政部門退出了低保。
問起今后的打算,王峰說:“這些年我得到不少好心人的幫助,想著能夠盡自己的一點力量回報社會。如果有鄉親愿意學按摩、愿意吃苦的可以來我店里免費學。”
創業網轉載稿件,http://www.fswe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