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大兵開“吃苦公司”賺100萬
中國創業網(www.fswenwen.com)消息每年,我國都有成千上萬的現役軍人退伍回鄉。這些20出頭的“老兵”們回鄉之后的就業問題,往往成了當地政府和他們個人非常棘手的難題。
在南京,有一個叫范慶學的退伍兵,因為沒有高文憑和謀生技能,雖然一年內幾次打工失敗,但他最終卻憑借軍人的優勢,以賣“苦”為生,在3年內竟然賺到了100萬元!他到底是靠怎樣的招數成功的呢?
異想天開:退伍大兵想開“吃苦公司”
今年27歲的范慶學出生在山東省煙臺市。1996年,高中畢業后,他入伍來到南京某部療養院當兵。2000年12月,22歲的范慶學退伍了。他回到煙臺老家找工作,但當地民政局表示安置有困難,讓他先等等。
范慶學回家后,對父母說:“我不靠別人,我要回南京打工!”父親非常贊成他出去闖,但母親卻擔心兒子受苦。最后,父親拍板說:“讓他去,就算是散散心嘛。”
于是,范慶學揣著2400元退伍費來到了南京。他先是通過朋友介紹,來到離南京不遠的鎮江市某外國語學校做輔導員。但他做事太認真,結果經常受人排擠。范慶學一氣之下,連工資也沒要,就憤然回到了南京。
隨后,范慶學又來到南京珠江路上一家電腦公司賣電腦。然而,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對電腦一竅不通,工作3個月連一臺電腦也沒賣出去,結果他又失業了。眼看退伍費花得只剩下300元錢,范慶學只能租住在一間靠近廁所的6平方米簡易房里,每天買回一大堆報紙,吃碗方便面,心急火燎地翻閱招聘啟事……
一天傍晚,百無聊賴的他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上散步時,突然發現前面十幾米遠處有一個小伙子攀上大橋欄桿,一瞬間就縱身跳進了長江……
這殘酷的一幕使范慶學深受刺激:什么事情會讓一個人輕易地放棄生命?第二天,報紙上刊登了這個自殺青年的新聞。原來,這個從江西來南京打工的青年,因一年多來找不到工作,受不了失業的巨大壓力,就跳江自殺了……
放下報紙,范慶學心里十分難受:這個青年為什么會僅僅是因為找不到工作,就輕易地放棄了寶貴的生命呢?他突然悟到:4年前,自己不也是個嬌生慣養的孩子么?我雖然著急找工作,但從未想過輕生,這是因為在部隊經受過強化訓練,意志與心理都得到了磨練,讓我有了承受生活的苦難的能力。
第二天,范慶學來到工商局,一打聽,要辦個公司最起碼需要3萬元注冊資金,可自己手里只有300元!范慶學覺得只有邊掙錢邊注冊了,他隨即找到原來部隊的老領導,聯系到一處訓練基地,隨后開始印傳單,跑企業,宣傳自己的“賣苦”業務。
隨后幾天,范慶學跑了10多家企業,見人就宣傳“吃苦能鍛煉意志”。一些企業領導對此感到不解:“從沒有見到推銷‘吃苦’的!”連續一個月在許多企業碰壁,他終于明白那些擁有成熟員工的企業根本對訓練員工“吃苦”的事不感興趣。于是,他開始專跑大學畢業生多的企業。
2001年12月的一天,范慶學來到南京一家電子公司老總的辦公室門前,以軍人的姿態高喊一聲:“報告!”這一聲喊,把老總嚇了一跳。隨后,范慶學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這位老總:“通過軍事訓練,可以提高年輕員工的團隊意識,增強他們的組織紀律性……我先不收費,訓練結束時,你看效果再付費。”
沒想到,這位老總也當過兵,一聽便很感興趣:“現在的大學生,多嬌生慣養,不懂得為他人著想,這也許是個好辦法!就讓你試試吧!我們公司剛進一批大學生,就由你來組織他們訓練吧!不過,得過完年后。”范慶學聽后一蹦三尺高,高興得不得了。
教你“吃苦”:靠軍人的優勢賺錢
2002年3月1日,范慶學將電子公司的30名大學生拉到位于安徽巢湖的一個部隊訓練基地。當天下午5點,一下汽車,范慶學就告訴他們這次要進行隊列、鉆鐵架、攀求生壁等訓練,并要求人人換上迷彩服。不料人群“哇”地一聲就炸開了:“還以為是來旅游呢,怎么是來吃苦呀?”“我們不參加!”幾個女大學生吵著要回家。范慶學不慌不忙地說:“不想挑戰自己的,沒能力的,你就是想留下也要被淘汰!”這招激將法果真管用,心氣高的大學生們不再吵鬧了。
接著,范慶學開始對學員們實施他制訂的吃苦訓練。他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變通了自己在部隊時接受的一些常規訓練課目,找出“吃苦”的點來。比如像野外生存等一些體能上的“吃苦”訓練,他要求每個人從70厘米高、100米長的鐵架下鉆過后,再從3.5米高的求生壁上翻過去,最后從1.5米高的“電網”上躍過。
中午時接著進行了野炊訓練:每組獨立挖掘灶坑,只發給3根火柴煮面條。其中有一組男生,倒是把火生了起來,可是還沒等水完全燒開,就把生面條扔進鍋里,還用筷子來回攪動,結果做成一鍋面糊糊,誰也沒吃上飯。有個男生餓著肚子繼續訓練,流著淚說:“回家后,我第一件事就要跟媽媽學做飯,這是一件大事啊!”
兩天的訓練很快結束了,上氣不接下氣的大學生們大呼過癮,都說很有成就感,不少女孩子還給家里打電話炫耀:“我會做飯了!”回到南京,學員們每人主動交了10元錢給范慶學,并紛紛將迷彩服買了下來作為紀念。這次,范慶學只賺了300元錢和30套迷彩訓練服的費用。但他興奮異常,從中看到了曙光……
不久,客戶就找上門來了,范慶學的業務終于打開了局面。隨后,范慶學又聯系了南京某解放軍療養院和南京某軍事訓練基地,開始了小規模的“吃苦”訓練。
然而,簡單的野外生存拓展訓練并不能滿足企業老總們的需求。一天,范慶學來到南京人壽保險某分公司聯系“吃苦”業務時,公司經理看了他的訓練計劃后,提出:“光讓員工們鍛煉身體有什么用?最好能真正學到一些道理,比如人際交往經驗。如果能改變年輕人現在的工作心態,讓他們踏實做事就好啦!”
范慶學心想:“是啊,讓他們接受軍事訓練和體能訓練,只能增強體質,然而提高學員的心理素質和辦事能力才是企業的根本需求啊!”從此,范慶學一邊搞訓練,一邊開始撰寫針對不同職業、不同人群的系列“吃苦”教案,苦苦思索制訂哪些和企業經營管理能緊密結合的“吃苦”課目。最后,他制訂了“求生墻”、“生命之旅”、“木桶原理”、“劈木板”和“報數”等新的訓練項目。
2002年6月的一天,一位家長帶著一個看上去十五六歲的孩子來到訓練基地找到范慶學說:“范經理,我這個孩子從小就嬌生慣養,到現在還是不能獨立生活。他馬上就要上高中了,我想讓他來參加訓練,鍛煉鍛煉身體,吃點苦,將來住校,我們才放心啊!”
范慶學滿口應承下來,連忙策劃制訂了一套專門針對中小學生體能特點的訓練計劃。接著,他組織20名中學生進行了“學生版”的吃苦訓練。事后,10多位孩子的家長專門給范慶學送來了一面錦旗。原來這些孩子訓練后,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高,穿衣、吃飯都不用人提醒,還主動做家務,收拾床被,家長們感到孩子簡直與從前判若兩人。
兩個月后,范慶學訓練南京婦幼保健院的醫護人員時,一位50歲左右的女醫生痛苦地告訴他,自己非常希望孝敬父母,但卻又總忍不住對父母發脾氣,過后又后悔,不知如何是好。范慶學想了想,拿來一條黑色布帶蒙上了女醫生的眼睛,然后“領”著她走過50米獨木橋和1000米1米深的河流,還有其他“障礙”等。到達終點后,范慶學說:“你的父母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歷經艱辛地引導你成長的,你現在回報他們的有多少?”揭下黑色布帶,那位女醫生已淚流滿面……
這一次訓練結束后,讓范慶學覺得“吃苦”應該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啟迪人的心靈,讓人懂得珍惜身邊擁有的一切。
此后,范慶學的吃苦訓練項目越來越多,內容也更有意義,和他聯系的企業當然也越來越多。短短幾個月內,受訓人數達到兩三千人,收費也由一人10元上升到每人每天收取100元。2002年12月底,范慶學已經掙得10萬元錢。這時,他帶著錢,挺直了腰板來到工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了“南京兵法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