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改革,袁正洋終于完善了這種他稱之為采集袋日光調節快速生產蟾衣法的方法。這是袁正洋的一項發明。
與此同時,在癩蛤蟆的“穿針引線”下,袁正洋和周玉的心也慢慢地靠攏了。在這個假期快結束之前,他們確定了戀愛關系。
終成事業
開學后,周玉回淮海工學院上學了,袁正洋則把跟周玉在暑假里脫制出的100多張蟾衣拿到了一家醫院。經測定,這些蟾衣的各項藥用指標都符合標準。這100多張蟾衣賣了1000多元錢,袁正洋興奮不已。
到2002年春,袁正洋又積攢下了2公斤蟾衣。他把這2公斤蟾衣送到上海一家外貿公司,一下子賣了4.8萬元。
袁正洋獨創的癩蛤蟆脫衣法,經過他的不斷改進,已越來越科學、完善,整衣率已達到了98%.除了冬眠期,袁正洋一般每個月可讓每只癩蛤蟆脫2~4次衣。而自然界里,每只癩蛤蟆每年自然脫衣只有2~3次。
至此,袁正洋完全相信,靠著自己發明的脫制蟾衣法,一定可以發家致富。他想擴大規模了。
袁正洋租了3畝田,開始為癩蛤蟆營造一個自然環境。他支搭起塑料布把田地全封閉好,一為癩蛤蟆遮陽,二為防止它們逃掉。然后又在田里挖了無數道垅溝,以備將來定期灌水、噴水,確保田里潮濕。考慮到從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是癩蛤蟆的冬眠期,他又在田里用棍子戳成了上萬個大孝深度適宜的洞,以備癩蛤蟆將來冬眠之需,也供它們非冬眠白天入住休憩之用。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癩蛤蟆生活的地方弄好后,袁正洋又專門建成了幾個大池子,用來飼養、繁殖黃粉蟲、蚯蚓等癩蛤蟆喜歡吃的昆蟲。
一切準備就緒后,袁正洋便放出了“以每公斤2元錢的價格大量收購二兩重以上活的無損傷癩蛤蟊的風聲。之所以在外面收購而不自己繁殖,是因為一只癩蛤蟆從小養到二兩重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從時間及投入上看都不劃算,何況當地癩蛤蟆很多,完全可以直接捕捉二兩以上的,而二兩重以上的癩蛤蟆脫下的蟾衣藥用價值最高。
由于袁正洋以前養癩蛤螈提制蟾衣都是在家里進行的,外人都不知情。所以,周邊的村民都紛紛夜出用電筒照捕癩蛤螅。一時間,每到夜里,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到處都閃著手電筒的亮光,這在當地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很快,7000只合格癩蛤蟆入住到了這3畝大“家”里。
可是,一場災難突如其來。不久,當地連降大雨,旁邊的河水漲出,浸淹了袁正洋那3畝田。全部的癩蛤蟆都趁機跑掉了。所有心血頃刻間化為烏有,袁正洋痛心到了極點。
在周玉的電話鼓勵下,待洪水過后,袁正洋又重新建好了“三畝之家”。之后,他又一鼓作氣收購了1萬多只二兩重以上的癩蛤螅然而,又一個難題擺在了袁正洋面前。他接連幾天發現有癩蛤蟆莫名其妙地死去,死亡數達到200多只,那些死去的癩蛤蟆腿部都發紅、發腫。心急如焚的袁正洋趕緊打電話給周玉,讓她想辦法咨詢一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周玉向專業人士了解到,那些癩蛤蟆得的是一種傳播性強、死亡率高的紅腿玻得病的主要原因是在捕捉、運送過程中碰傷而感染。這病重要的是預防,應避免讓其它癩蛤蟆的皮膚再被碰傷、感染,所以要把患病的癩蛤蟆都抓出來,單獨養在一個地方,用漂白粉溶液或鹽水逐一給它們消毒,直到病好。周玉還告訴袁正洋,癩蛤蟆還易得腸胃炎,主要由晝夜溫差大引起,讓袁正洋注意。此外她還提醒袁正洋防癩蛤蟆的天敵蛇和黃鼠狼。
袁正洋按周玉提供的方法去做,果然把那些患紅腿病的癩蛤蟆都治好了。
在飼養癩蛤蟆的過程中,袁正洋還找到了一個喂食絕招。他把電線拉到田里,在棚頂安吊好些電燈泡。入夜之后,他常打開頂棚,開亮這些電燈,這樣,四面八方的螞蚱、蒼蠅、蚊子及各種飛蟲便會迎光飛聚到電燈下,癩蛤蟆們就可以紛紛跳起捕食這些昆蟲。有時,單用這個辦法,袁正洋就可以把癩蛤蟆們喂飽,既方便又能為他節省不少自己繁殖的活飼料。
袁正洋這個有心人靠著自己獨到的眼光、獨創的癩蛤蟆脫衣法,把事業越做越大。到2003年周玉大學畢業之前,袁正洋已靠賣蟾衣收入了100多萬元。此外,他還在鹽城市買下了一幢別墅。2003年7月,周玉大學畢業了。7月22日,周玉跟袁正洋領取了結婚證,并在當日置辦了結婚酒宴。
而今,袁正洋和周玉夫妻同心 ,決心讓事業更上一層樓。他們注冊辦起了一個蟾衣開發基地。到2004年7月,他們已把癩蛤蟆的養殖基地擴大到了四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