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前天,李發祥來到本報講堂。一上講臺,他向學員提問,請猜猜我現在一天銷售多少鴨脖子。當他公布銷售額800多元時,臺下發出驚嘆聲,而他回憶說第一天僅賣了30元。
故事:李發祥干了20年工人,企業效益不好失業了。一個男子漢,不能靠那點失業保險金過日子。他想法多多,但老師勸他別急,說等創業班結業了,掌握了知識,自然就能找到適合你的項目。他從“產生你的創業想法”開始,一步步學下去。漸漸的,他的思緒清晰起來。他知道先要找市場,市場缺什么才能做什么。
經調查,他發現不少家住堯化門的居民,從城里乘公交車回來,手中拎的是鴨脖子,而堯化地區沒有像樣的鴨脖子店。他找準了方向,先替一家品牌公司做代銷,同時自學烹制技術。
決定鴨脖子口味的是作料,但這是人家公司的技術秘密。于是他找到惠民橋市場調味品店,向老師傅請教,一位老師傅答應替他研制。李發祥就帶著調味品回家煮。煮好后請人品嘗,再請師傅改正。半個月后,口味調得和品牌店差不多。
李發祥先是擺地攤,生意好了,也更辛苦了。每天,他早早起床進貨、烹制。下午4點至晚9點上街銷售。有時賣不完,他就等到夜里11點開發區工人下班再賣,每天清盤,保持新鮮。昨天,他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說起打算,李發祥準備向棲霞方向發展,多開幾家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