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日前走訪了即墨移風店鎮一位制作布老虎的老人,記錄了這項傳統文化藝術的現狀。青島大學教授、青島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郭泮溪曾經說過,青島的傳統文化藝術有很多已經消逝,僅存的一些也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如萊西泥塑、平度大石橋村熏畫等。本報將陸續用圖片的形式,展現一些幸存傳統文化藝術的現狀,盼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并期望這些藝術得到傳承和發揚。
深秋季節,農忙過后,正是即墨移風店的老人制作布老虎、虎頭鞋、虎頭帽的時候。
80歲的牟秀芝老人生活在即墨移風店鎮毛公泊村,她制作布老虎、虎頭鞋、虎頭帽已經有30多年了。這30多年里,趕集是老人銷售布老虎、虎頭鞋、虎頭帽的主要途徑,一大一小兩只布老虎只賣15元錢。老人說:“當年我是和我娘學的縫布老虎,現在年輕的已經沒有人學這個東西了,因為做這個不賺錢,我沒有女兒,兒媳婦不跟我學這個,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以后連個傳人都沒有。”“無病無災,長大當官”,以前即墨移風店鎮的小孩子在過“百歲”時都會頭戴虎頭帽,腳踏虎頭鞋,但是現在,這種風俗正在消逝,制作布老虎、虎頭帽、虎頭鞋的手工藝者也不斷減少。在大沽河兩岸的村莊中,布老虎、虎頭鞋和虎頭帽已極為罕見,現僅在該鎮的毛公泊、孫家兩村才能發現,掌握這項技能的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名老太太,她們的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當地政府為了挽救這項傳統文化藝術,已經申請了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并與即墨市旅游局聯合,計劃包裝布老虎,提升品牌,打開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