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水縣梅河橋頭有一個“閆記河南道口燒雞店”,店面雖然不足6平方米,生意卻十分火爆。2月9日,筆者懷著好奇的心情,乘車來到該店進行走訪。
在小店里筆者看到,前來購買燒雞的顧客絡繹不絕。等到下午5時左右,店里的人漸漸稀少了,這時老板娘才有空停下手中的活計和筆者交談。老板娘叫丁新字,今年40歲,河南滑縣人。1991年,她隨丈夫閆忠禮帶著兩個孩子來到沁水打工。可是沒曾想,活并不好找。丈夫只得自己買了一臺小農用車給建筑工地拉磚拉沙,一年下來,除去成本和全家人吃喝,幾乎一個子兒也沒落下。那年年底,丁新字的公爹來看孫子,問起他們的收入情況,丁新字回答說,錢不好掙,只能顧個嘴巴。隨后,丁新字的Cye.com.cn公爹對沁水縣城進行一番考察后,和他們商量:自己以前開過道口燒雞店,知道制作工藝,要不咱們在這開個店試試。經過斟酌,一家人就這樣試著干開了。丈夫閆忠禮白天給工地拉料,利用中午或晚上的空隙到鄉下去收雞,老父親親手加工,丁新字自己推著燒雞上街叫賣。想起創業時的辛酸,丁新字掉下了眼淚。但是面對困難,夫婦倆并未退卻。他們堅信,只要做好這一美食,讓沁水人逐漸認識“道口燒雞”,生意一定會興隆起來的。
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閆忠禮一家加工的道口燒雞在沁水縣城小有名氣,僅1993年春節前后就收入了1萬多元,到1994年,他們全年收入就達到了10萬多元。
當問到她們生意火爆的訣竅時,丁新字說:“俺們只懂得一個道理,就是要誠實守信,不僅質量要好,而且服務態度也要跟上。同時,還要做到買賣公平,童叟無欺。”有一次,杏峪村一位老太太進城辦事,看到別人買道口燒雞,也想買一只回去解解饞,可是到店里后,才發現身上沒有多帶錢。她在門外的一舉一動,讓細心的丁新字發現了,就把她請進門,老人不好意思地說:“俺老家也是河南人,本來想買一只嘗嘗,可我Cye.com.cn沒有帶多余的錢。”丁新字說,大娘你咋不早說,說著就把兩只加工好的大燒雞裝到袋子里,送給了這位老大娘。閆忠禮一家的辛苦與誠信為他們贏得了顧客的信賴,現在,只要在沁水縣城提起閆忠禮家的道口燒雞店,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