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盒紐扣和碎布,一臺縫紉機,用這些工具,今年50歲的謝竹蘭開始重新見證裁縫店生意輝煌的時候。謝竹蘭當了一輩子裁縫,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她開的裁縫店能養活一家老小。90年代末,生意漸漸冷清。而如今,金融危機突襲,影響了老百姓的錢袋子,裁縫店也有了新的商機——舊衣翻新。
舊衣翻新生意比去年翻番
謝竹蘭在小南街附近的鋪子,每天接的最多的就是牛仔褲。周末的時候,一天能接20條左右。“以前都流行喇叭褲,現在流行鉛筆褲,所以很多人來改。”謝竹蘭笑著說。改一條牛仔褲,收費根據難易程度,容易的不到10元,貴的也不超過50元。
做了多年裁縫生意,謝竹蘭覺得今年舊衣翻新的生意最好。今年1月以來,她的店每天能接七八筆翻新的單子,周末更多達幾十筆,比去年翻了一番都多。“今年來的很多都是追求時尚的工薪族,翻新一件衣服最高不到百元,翻新領子、腰圍等也只要幾元、幾十元,與購買新的品牌服裝動輒數百元乃至上千元的價格相比,舊衣翻新要實惠得多。”
“10多年前的大衣又長又大,現在都喜歡短裝,上次有個顧客來,硬是把快拖地的大衣改成短款,但是多了一大截面料,她索性就另做了條一步裙。”“還有個女孩,直接把長牛仔褲改成超短熱褲了。”
據介紹,來翻新舊衣的以工薪階層為主,翻新的多是秋冬款質地較好的品牌服飾,有的父母還拿自己的舊衣服給孩子翻做新衣。
上門服務成都裁縫店多了
在老電影里常看見的上門服務,謝竹蘭現在也開始接納了,“有點老上海的感覺,這種收費其實只比平常的生意貴一點,去客戶家里把衣服拿了回來改。這附近Cye.com.cn就有一個客人,是在網上開店的,平常工作比較忙,每次都是喊我去她家給她量,一次至少五六件衣服,有新有舊。我現場量好,然后拿回來改,大約一周后再給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