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自己在投資領域里沒有偶像,并不是說我不尊重這些投資大師。但是就像每個人身上都有優缺點一樣,這些大師同樣不是完人。有人說我一談到投資就很張狂,其實想想,巴菲特在我們這個年紀的時候,成就不見得就比部分人大多少。如果沒有自己的信念的話,就很難超越前人,而不能超越前人,就意味著社會的倒退。”劉益謙稱,學習巴菲特或者學習彼得林奇都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能教條化。
他也不避諱地說,自己是一個趨勢投資者,所賺的都是來自于趨勢,“在資本市場上,任何一種投資方法,其實質都是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謀取比較大的收益。而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不要為了做股票而做股票。做股票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收益,而不是用來享受過程的。”
中國的資本市場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期,其間充滿著各種極大的誘惑,這里面也包括了“做莊”。劉益謙說,在自己的投資生涯中,看過了太多這樣的事情。“很多人都是因為某個人的一次做莊成功,而紛紛效仿,但真正活下來的沒有幾個。”在采訪中,劉益謙說了一個插曲,他的一個朋友Cye.com.cn剛剛因為操縱股價被判了3次,共計17年,自己之前還去探視過他。言語中流露出傷感,“現在的我,對誘惑看得很淡了,不可能再和年輕時候一樣對利益寸步不讓。”
劉益謙說,很多時候都會想這樣一個問題:當自己還在做“小生意”的時候,有很多人比自己做得大;當自己炒股票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比自己做得好。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當時那些跑在自己前頭的人已經遠遠落在了后頭,“人生的確是像場馬拉松。不要在意在過程中,誰跑在了你前頭,而是要合理運用你的體力,爭取一個好的名次。但是千萬不要得意忘形,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同時,人還要克服因為財富的增長而飛揚跋扈,駕馭不了財富的人的結果也會比較暗淡。”
有了這份心態,或許,再過些年,沒有多少人會繼續談論曾經的“法人股大王”劉益謙,取而代之的或許是“收藏家”、“著名投資者”劉益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