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鹽各鎮活躍著這樣一批退伍軍人,他們憑著軍營中練就的頑強意志和本領,用雙手創造著幸福和財富。昨天,記者走近3名創業退伍軍人,分享他們豐收的喜悅。
鐘雪根:水產養殖是辛苦的
一走進沈蕩鎮萬勝村,就看到了鐘雪根的蝦塘。每天,鐘雪根都堅守在這里,看管著他的蝦塘。
鐘雪根是1986年退伍的,2001年起,他開始涉足效益農業,開挖了32畝蝦塘和蟹塘,當年收入達到了16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村現養殖蝦、蟹350畝,年收入在175萬元以上。他還幫助成立了水產合作社,現已發展到社員100多戶,養殖面積超過4700畝,年經濟效益在235萬元以上。這兩年,他還幫助成立了水果合作社示范基地。
一轉眼,創業已有8個年頭。鐘雪根頗為感慨地說:“雖然一路創業是辛苦的,但是作為一名退伍軍人,自己感覺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水產養殖上我將帶動更多的百姓致富。”
陶忠明:初中文化的技術委員
面對去年以來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嘉興邁思特管件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陶忠明希望通過產品內銷來占領市場、穩定企業。內銷做什么?他把重點放在了新產品的研發上。
要研發新產品,必然需要先進的技術。只有初中文化的陶忠明只要一有空,就跑到別的管件廠家去取經,可有的廠家因商業機密不愿多說,他只能自己仔細地看、用心地聽,回來后就一點一點摸索,逐步改進。
就是憑著軍人的那股硬氣,經過多次攻關,陶忠明終于開發出了不銹鋼液壓管件和卡套式液壓管件,用于船舶、港口機械等領域。新產品的銷售很不錯,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陶忠明也多次參與了國家標準的修訂,成了中國管路附件技術委員會技術委員。他半開玩笑地說,技術委員大多是大學教授、研究所研究人員,像他這樣只有初中文化的有點另類。
作為企業家的他,熱心于公益事業,每年的慈善捐款總是積極響應,并資助了多名貧困大學生,他還先后拿出30萬元資助村里修路,方便村民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