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在琢磨,在種植上控制,讓毛豆分批熟,每批間隔十天左右,這樣就能緩解一下。
而且毛豆銷售期就三個月左右,一年里他也就4月到9月忙活毛豆,其他時間其實浪費了很多資源。所以他也在琢磨怎么樣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人力,創造更多的效益。
創業·困惑
把農業做成產業多樣化經營才能提高利潤
現在丁瑞永在新發地的毛豆批發可是小有名氣,加上他年輕,一些朋友親切地叫他“丁毛豆”。
就在賣毛豆一片紅火之時,丁瑞永沒有停止思考。他想到的是,如果只是種毛豆賣毛豆,那么只是簡單的初級生產。不光是毛豆,還有其他的農產品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能把農業做成一個產業,種植、精加工、批發、出口等,做成一條龍產業,那才能把農業做大。可目前來看,靠他自己的力量還很薄弱。
種毛豆做到他這樣的規模,那只能是通過擴大種植規模來提高收益,多種多賣多得,總是一種很初級的經營模式。要想能有更大的發展,應該想更多的渠道。例如延長銷售期,改良毛豆品種,或者種植環境,讓秋天冬天也能收獲。或者把夏天收獲的毛豆進行食品加工生產,做成熟食銷售。
他還聽說有的企業能把毛豆冰凍起來反季銷售,也有人建議種植有機農作物等。各種想法很多,但是他也很困惑,感覺靠自己獨自去做心里沒底,畢竟他一直從事的是純粹的種植銷售,沒有進一步加工的經驗,所以特別希望一些大企業或者政府能提供一些扶持。
他知道山東那邊蔬菜基地做得很好,精加工賣出國門,但是不是靠個人,是需要有扶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