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韓偉集團又給世人一個驚奇:與丹麥SANOVO公司共建5000噸蛋粉的項目正式簽約,這預示著韓偉集團出產的蛋粉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打入歐盟市場,成為亞洲最大的蛋粉加工企業。作為民營企業韓偉集團的當家人,名列《福布斯》內地排行榜、早已是億萬富翁的韓偉,總是一臉微笑,看上去很是樸實。
養雞是一件平常事,在我們國家的農村,誰家沒有幾只雞呀,養雞場也是成千上萬,但是能把雞養得這么好的、規模如此大的,韓偉是獨一份。國內飼養規模達到20萬只的蛋雞場已是屈指可數,而韓偉卻一下子養了300萬只,規模還在不斷地擴大,雞場也從大連建到了外地,“中國雞王”的頭銜當之無愧。但是誰又能想到,這個億萬富翁竟是靠50只雞起家的。
韓偉在1958年時隨母親與九個兄弟姐妹一起從沈陽遷往大連市郊三澗堡鎮東泥河村。由于子女太多,家境極貧,排行老九的韓偉15歲就扛著糞桶去大連掏糞。后來,有初中文化且略通畜牧知識的韓偉做了公社以農代干的畜牧助理,這在當時是一碗很不錯的“干部飯”了。
那時候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騎著自行車到農家,挨家挨戶動員完成國家下達給公社的0.6萬公斤雞蛋收購指標。1982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遼寧大地,廣大農村出現了發展副業、養殖業的熱潮。就在此時,大連旅順口地區三澗堡鎮東泥河村有一家農戶奮勇當先,毅然向親友借貸3000元,購來50只蛋雞,搞起了家庭養雞業,雞種是當時很流行的美國“羅斯”。這就是韓偉夫婦。為了養雞,韓偉辭去了公職。
創業的路是艱苦的,當時僅有的三排雞舍坐落在向陽的山凹里。妻子許淑芬每天穿上雨靴,踩著雞糞打掃雞舍,丈夫韓偉則推著車上山拉給雞喝的水。到了星期天,他們夫婦一起挑著雞蛋到鎮上去叫賣,一只只雞蛋積累了他們的初步財富。1984年,韓偉毅然決定貸款15萬元擴大雞場規模。在當時,這真是“膽大包天”了。他成了全東北第一個超級“負債戶”,很快就建成了大連市最大的養雞企業。當時正值副食品供應緊張,韓偉集團響應政府號召,為保持大連鮮蛋市場供求和價格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韓偉集團由此名聲大振,步入了跨越發展階段,成為年飼養蛋雞300萬只、年產鮮蛋5800萬公斤的國內最大蛋雞生產龍頭企業。3.7萬戶農民在韓偉集團的帶動下發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