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是一個容易產生歧義的標題,所謂的“后臺”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背景和關系,而是導致電子商務網(wǎng)站真正成功的、背后的東西:運營效率,成本控制以及物流、服務。為什么會采訪默默無聞的京東網(wǎng)上商城,因為它是一個“奇跡”,沒有顯赫的名氣,沒有巨大的人氣,卻每年以超過300%的速度增長,2009年上半年銷售額便達到了14.5億,而5年來它的注冊用戶不過區(qū)區(qū)300萬人,這和動輒上千萬注冊用戶的電子商務網(wǎng)站相比,實在是個很小的數(shù)字。
可就這是三個不相稱的數(shù)字是劉強東覺得自己成功所在“京東商城80%都是老用戶,回頭購買率很高,這足以說明了問題,只靠新用戶來提升銷售業(yè)績是可怕的”。
談到掌門人劉強東,投資人徐新說,“我和他聊了一個晚上就決定投資給京東商城,一個學社會學的人能每天花10個小時,從一個學校趕到另一個學校自學編程,而且還不是書呆子,讀書時就能編程序賺錢,很早就買了‘大哥大’,說明他市場感覺很好”。
除了市場感覺,劉強東還有對“錢在哪里”的超級嗅覺,堅持只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決心和信心,做完他的專訪,最大的體會就是成功絕不會是偶然的。
靠自己的血汗
做好一件事
追根溯源,劉強東做生意的天賦是有基因的,他祖上本是湖南駛船世家,公私聯(lián)營時家產、船只都被沒收,父母變成工人,但1989年政策允許開放私營經濟后,劉強東的父母就買了一艘9噸的小船,開始做生意,他們告訴劉強東,一個人一輩子要把一件事做好,要靠自己的血汗過日子。父母的這番話樹立了劉強東一生的價值觀:堅持、專注做好一件事情。
他是那種面對不那么完美的生活現(xiàn)狀,也可以迅速找到出路的人。原本可以進清華物理系的高考成績,卻陰差陽錯進了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當他得知這個工作的就業(yè)率極低時,也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替人抄信封,每月也能賺2000元……同時每天騎車去北京西郊門頭溝一家軍事研究所學習編程,并靠編寫程序在大學生涯掙到了十幾萬,成為當年人大最富有的學生。大四時,劉強東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開飯館。“那時候以為只要善待員工,他們就能努力工作,我不僅改善他們的住宿條件,還送給每個員工一塊卡西歐手表,可是他們在進貨上偷偷做手腳,而且不到一年,飯館就要拆遷,我才知道一開始就上當了,這個飯館讓我負債近20萬”。
這次打擊并沒有磨滅劉強東自己做企業(yè)的愿望,畢業(yè)后他先去了一家知名外企打工,“一邊掙錢還債,一邊學習管理”。債一還清,劉強東就用12000元啟動資金在中關村再次創(chuàng)業(yè),代理銷售刻錄機。那是1998年,因為刻錄機價格昂貴幾乎沒有人愿意代理,但劉強東喜歡走差異化競爭路線,他親自中關村發(fā)傳單,吸引企業(yè)用戶。3年后,他的柜臺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光磁產品代理商,營業(yè)額突破6000萬元,個人財富積累實現(xiàn)第一個1000萬。
小生意人和大生意人的區(qū)別在于膽識。2001年,代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每年賺幾百萬凈利潤的劉強東開始思考轉型,“我意識到繼續(xù)做代理沒有價值了,要么往上走做分銷,要么往下走做零售抓終端用戶,我選擇了往下走”。結果開零售店也很順利,如果堅持到現(xiàn)在,也許就是另一個版本的“國美”,這當中,因為2003年的“非典”,顧客人數(shù)劇減,劉強東就把貨物搬到了網(wǎng)上銷售,這個轉型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雖然線上和線下的交易額比例是1:9,但是2004年劉強東還是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關閉所有線下店鋪,專注線上交易-專心經營京東網(wǎng)上商城。這是一個孤注一擲的賭注,雖然電子商務運營效率高,可降低運營成本,但畢竟線下的門店經營都已成熟,“我曾經算過,那時我的資金只能支持‘京東網(wǎng)上商城’2年,如果輸了,以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其實劉強東還有一種安全的選擇:同時進行線下和線上兩種交易。但他的性格決定了他不能這樣做。他相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能做好一件事情。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如果不舍棄線下商鋪,那就不會有今天的京東網(wǎng)上商城。
京東商城
成功的功夫在詩外
時間和功夫花在哪里,決定了結果的不同。有的企業(yè)靠鋪天蓋地廣告攻勢,迅速提升流量,但因為后續(xù)服務、管理、供應鏈、物流跟不上,曇花一現(xiàn)。而京東商城在2007年5月份以前沒有做過廣告,花過一分錢市場推廣費用,靠的就是口碑,“但幾乎每一個客戶在京東購物后,都會再一次光顧,粘性很強”。
“京東”的魅力很簡單,較好地實現(xiàn)了作為一個零售企業(yè)最基本的核心價值:價格,品質。
四個簡單的字要做到卻很不容易。首先是價格,劉強東回憶:“一開始,我非常痛苦,京東銷量沒有做起來,很難從廠家和總代理那里拿到貨,為了保證京東的價格優(yōu)勢,只能以進價銷售。現(xiàn)在銷售量上去了,一切問題就解決了”。品質包含兩層意思:貨品,100%保證正品行貨;服務,包括物流和售后。
2008年,京東商城為了提升服務品質,降低商品損耗率,組建了自己的物流配送隊伍。從劉強東如此重視物流服務品質的態(tài)度看,其經營企業(yè)思路可見一斑。在物流人員聘用上,他只招聘1/3熟手,其余的都從中專院校招聘新人,有的快遞員收入高達4600元。而且,劉強東做過精確的測試,一個配送員平均每天送46-50單快遞,既保證服務品質也有利于降低公司運營成本,這和很多物流公司希望快遞員每天配送100單以上,不注重服務質量的作法截然不同。每年至少有一天,劉強東會親自做配送員,這個思路和他堅持每天瀏覽論壇看客戶反饋的思路一致——用戶體驗永遠是第一位的。
還有一個數(shù)據(jù)足以令劉強東驕傲,京東網(wǎng)上商城的庫存周轉率為12.6天,而“國美”為53天,這和劉強東一直很重視供應鏈管理有關,“京東所有的供應鏈信息系統(tǒng)都是我們自己開發(fā)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我本人編寫的程序。”這是一個其他電子商務企業(yè)很難復制的優(yōu)勢,對未來銷售的庫存分析需要依賴于大量數(shù)據(jù)的分析,而普通的管理人員和程序員之間的溝通比較難,劉強東自己編寫過程序,他是管理和程序員之間最好的橋梁,他能夠告訴管理人員為什么程序員分析數(shù)據(jù)后得出這樣的判斷。事實上,這個貌似平常的優(yōu)勢是京東商城成功的核心,劉強東說:“中國零售企業(yè)最大的危機就是信息系統(tǒng),500強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的程序編寫絕對不會外包。這一點京東商城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