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趕時髦最早賣籃球鞋金融危機逼出新路子賣特色借喬丹打廣告名氣迅速攀升賣商品更賣文化不只為賺錢———
創(chuàng)業(yè)者描述
郭宇,土生土長的北京爺們,要從頭算的話,他已然經營了20年的運動鞋。郭宇自己還是NIKE鞋、喬丹鞋的收藏者,在整個籃球鞋的圈子里,他不僅享譽北京,還享譽全國。他現在的亞新體育用品店專營NIKE和喬丹鞋,北京城各大商場專賣店不計其數,而他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占據自己的一塊位置,自有他的生存之道。
創(chuàng)業(yè)·淵源
看美國電影趕時髦國外淘回運動鞋供不應求
說郭宇與運動鞋的緣分,還得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時候中國市場幾乎沒有運動鞋的品牌。而郭宇他們正是那個時代有個性的小年輕的代表,他們總是追求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當時有個美國電影叫《霹靂舞》,有一陣流行跳霹靂舞,但是他們發(fā)現電影里跳舞的人腳上穿的鞋很特別,是國內沒有的,于是開始注意到了運動鞋。就是這樣才開始后面20多年和運動鞋的緣分。
最初郭宇和朋友們利用一些資源,從國外和廣州那邊淘回像NIKE這種牌子的運動鞋在內地賣。這些運動鞋質地和款式比當時國內的回力運動鞋時尚很多,別的地方買不著,只能上他們的小店買,所以那幾年基本都是供不應求,日子過得很舒坦。
記得有一次去廣州,有人問他要不要水貨,他問對方什么叫水貨,人家告訴他是走私貨,遇到檢查所以把貨推到海里,然后再打撈上來,就叫水貨。他挺感興趣,那人挺神秘地打開一個包,里面有一雙變了形的PUMA,而且是意大利制造的,才50塊錢。雖然有一些變形,但他還是買了下來,當時想著拿回來當做樣品擺應該挺吸引人的,沒想到拿回來擺到店里一天就給賣了,這是他賣的第一雙進口鞋,賣了80塊錢。
后來國外的一些品牌逐漸進入中國市場,郭宇和NIKE建立了合作關系,正式從官方途徑在北京經營起了NIKE鞋。最初感覺還不錯,以為找到了一條坦途,可好景不長,上世紀90年代末趕上了金融危機,對店里的生意打擊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