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藥材炮制現代化理論
熟悉鄒節明的人都知道,他經常會利用假日到山間采藥,在桂林市附近的許多山間地頭和集市的草藥攤上都經常會看到他的身影,這對他來說,已經形成了一種樂趣,而鄒節明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這一樂趣。
開發民間驗方、偏方要上山采藥。為了采藥,鄒節明不避艱險,甚至常常冒著生命危險。
經過多年努力,鄒節明對廣西1000余種民族常用藥進行了系統整理、研究和總結,完成了專著《廣西特色本草》。
1984年,桂林中藥廠總工程師鄒節明兼任廠長,責任更重了,但這也為他實踐中藥和民族藥現代化提供了更大的平臺。
在我國中藥界,鄒節明第一個提出了中藥、民族藥“現代制劑的藥材炮制”的新理念、理論,編著了《現代中成藥的藥材炮制》一書。他主張,藥材炮制應根據中藥、民族藥現代制劑的特點、需要和發展方向進行創新提高。他對現代制劑的7種類型20余種代表性藥材進行了炮制創新研究取得成功。
30多年來,鄒節明始終將自己的命運與企業的生存發展、與我國中藥工業的發展緊扣在一起,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天……成年累月的辛勞,身體長期的透支,讓他原本強健的體魄也終于支撐不住。
2002年1月的一天,鄒節明突然感到胸口疼痛難忍,到醫院一檢查,是心肌梗塞。實施搶救的醫生感嘆:還好,如果再延誤點時間就難了!
大病剛愈,鄒節明就領著他的科研團隊又開始工作了。
為了推進中藥的現代化,為了中藥走出國門,鄒節明付出的代價超出常人的想象,換來的是豐碩的收獲:
率先研發了廣西第一個、也是壯、瑤等我國民族藥第一個有效部位新藥(血脈康片);
率先研發了第一個中藥有效成分的透皮控釋制劑(TTS);
率先研發了中藥第一個口腔液體噴霧劑(舒咽清噴霧劑);
率先研發了中藥第一個定量固體噴劑(桂林西瓜霜)……
在鄒節明的努力下,三金集團開始走出國門。三金片、桂林西瓜霜等5個新藥1999年獲得了澳大利亞的藥品注冊,在澳大利亞各大醫院應用。至今,三金集團的產品已銷往世界20余個國家與地區,受到市場普遍歡迎。
“我的成果都是站在別人肩膀上往上攀登取得成功的。”面對記者,鄒節明謙遜地說。
12年間實現財富三級跳
從《桂林三金招股說明書》中,讀者可以發現鄒節明家族借助公司在12年間通過1997年、2001年、2007年三次股權重大變動,成功實現了其財富三級跳。
第一跳,國退民進控制11.06%股份;
第二跳,引入三金集團持股增至22%;
第三跳,引入金科創投股份增至45%。
2009年6月18日下午,桂林三金藥業獲得IPO發行批文的消息被證實,上市計劃終于如愿以償。按照桂林三金此次募集6億多資金來算,控股44.53%的鄒氏家族將從股市上直接獲得近3億的賬上財富。而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三金藥業總資產為10.78億元。
43年中,鄒節明共研究開發出39個中藥、民族藥新藥,其中三金片累計銷售32億元,西瓜霜36億元,共累計銷售85億元,上交稅收19億元……
數字是枯燥的。在枯燥的數字背后,卻是中藥制藥專家、中國中藥和民族藥現代制劑先驅者之一、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事長鄒節明嘔心瀝血,潛心開創中國中藥、民族藥現代化之路的艱難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