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糧集團聯手厚樸基金入股蒙牛公司20%的股權,成為蒙牛最大股東,消息一出立即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金融危機下,民營企業過得比較艱難,而乳業民營企業的日子還要難過,因為他們受到了三鹿事件的嚴重影響,這其中也包括蒙牛。有人擔憂,此次并購可能逐步演變成眾多奶企的行業“大洗牌”,大型民營企業的“退出”不利于民營經濟的發展;也有人擔心,將來以蒙牛為首的奶企在中央企業的大背景下,最終走向壟斷,消費者因壟斷而付出代價;也有人士對此次并購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次央企與民企的強強聯合,有利于國內企業把握產業整合的主導權。但無論如何,蒙牛皈依國企已是事實;厥酌膳EO牛根生的創業史,可謂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A:置之死地逼上梁山揭竿而起
【牛根生向鄭俊懷遞交了三次辭呈,前兩次被鄭俊懷勸回。第三次在董事會上遞交辭呈,鄭俊懷說:我并沒有這個意思!牛根生說:那我收回這個辭呈!牛根生伸手去拿辭呈時,鄭俊懷迅速地用手緊緊摁住!
1998年上半年,身為伊利生產經營副總裁的牛根生突然感覺到了不對勁,自己在伊利做了16年,但最近在使用資源方面卻感到了某種不順暢,就是調動很小的一部分資金,也有眾多部門來掣肘。最極端的時候,牛根生買把掃帚都要打報告審批。
牛根生找到董事長鄭俊懷反映問題,第一次感到老大哥眼神里傳遞出的陌生感和不信任感,牛根生似乎明白了什么。
牛根生一共向鄭俊懷遞交了三次辭呈。第一次和第二次,鄭俊懷都說了一些挽留的話:沒有這個意思啊,你誤會了!牛根生只好收回了辭呈。但牛根生發現自己的環境不僅沒有改變,而且越來越惡劣。牛根生第三次遞交辭呈是在伊利的一次董事會上。牛根生將辭呈放到鄭俊懷的面前,第一次將辭職的事情擺到了桌面上。牛根生對鄭俊懷說:鄭大哥,如果你想讓我離開,我現在就正式辭職,至少不能因為我個人影響企業的發展。鄭俊懷臉色有些難看,但還是說:我并沒有這個意思啊!牛根生接過話,說了一句:那我就收回這個辭呈!當牛根生伸手去拿自己的辭呈時,鄭俊懷迅速地用手緊緊摁住了辭呈,對牛根生說:你先回避一下,我們討論討論再做決定!牛根生一離開,很少激動的鄭俊懷突然流著淚對在座的人說:伊利有他沒我,有我沒他!會后,鄭俊懷找牛根生談話,告訴牛根生:你不是想辭職嗎?那我免你的職。我們采取一個過渡的方式,公司安排你到一個大學進修,但是有兩個條件:第一,一定要離開呼和浩特500公里以外;第二,學習時間不能少于兩年。 “在伊利待了16年,你的業績很好,員工也很愛戴你,突然不明不白地離開了企業,既不反抗,也不喊屈,你當時真能心平氣和地接受這個現實嗎?”記者問。
牛根生皺了皺眉頭,非常動情地說:我當時非常難受,一生當中我非常難受的有那么三次、兩次,這是其中的一次,幾乎到了欲死的程度。
流放北大,面壁十年圖破壁
與伊利風雨同舟了16載的牛根生就這樣來到了北京大學,整天騎著一輛破自行車穿梭于各個教室之間。當老牛坐在教室里聽課的時候,坐在他旁邊的都是18歲左右的學生,老牛當時已經40歲!拔耶敃r也不知道是光榮呢還是可恥?到了北大,人家問你是干啥的?整天跟一些小姑娘和小伙子坐在一起,看起來不和諧啊。好在我在社科院有一個文憑,當時辦的是教師進修,我就自封了一個訪問學者。”訪問學者并不好當,牛根生必須首先化解掉內心的委屈和痛楚,方才能靜下心來融入到陌生的校園環境當中去。
從伊利開始就跟隨牛根生的一個部下告訴記者:老牛從北大回來之后,無論是看問題的角度或者做事情的方法又比過去成熟了許多。老牛利用這一段時間重新審視了自己在伊利16年的各種經驗和教訓,讓原本在企業中形成的應激反應模式轉換成理性的思維模式。面壁十年圖破壁,當他結束學習的時候,蒙牛的草稿或許已經在他的腦中形成了。
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這樣的人你們要嗎?”1998年年底的一天,已經正式從伊利辭職的牛根生溜達著去了呼和浩特的人才市場,他站在一家公司的招聘柜臺前詢問來招聘的人。“你多大了?”對方問!40歲!崩吓;卮稹!皩Σ黄,你這樣的年齡在我們企業屬于安排下崗的一列!睂Ψ街毖圆恢M笑著回答。
既然沒有新東家賞識,老牛打算自己做點事情解決生計。牛根生一開始想開一家海鮮大排檔,房子選好了,模式考慮好了,結果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讓這個計劃難產。直到這個時候,牛根生才意識到,自己雖然離開了伊利,但伊利那種罩在他頭上的陰影并沒有散去。
就在這個時候,原來跟隨牛根生的一幫兄弟紛紛被伊利免職,他們一起找到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帶領他們重新闖出一條新路。這幾個人分別是:伊利原液態奶總經理楊文俊,伊利原總工程師邱連軍,伊利原冷凍事業部總經理孫玉斌,伊利原廣告策劃部總經理孫先紅。除了伊利人事和財務的頭,伊利各個事業部的頭都到了牛根生這里。
牛根生想了想自己的困境,然后對他們說:哀兵必勝!既然什么都不讓我們干,我們就再打造一個伊利!大家起個新名字吧。結果,大家起了一個名字叫蒙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