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月前,自稱“窮二代”的包正忠還在為第二天的生活發愁。此后的14個月里,他和妻子靠兩張桌子、一條床單拼湊的小地攤,用300元起家,一年賺了15萬元,并開起一家小服裝店。
包正忠把自己的創業故事發到了網上。這篇題為《300塊擺地攤,我一年賺了15萬》的帖子,在互聯網兩個大型論壇同時出現,以連載方式講述他的練攤成功之路,吸引了數十萬網友關注,包正忠也由此被網友戲稱為“練攤帝”。
“300塊錢起家,誰信呢?”“這不是廣告就是童話!”……帶著網友的疑問,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采訪了“練攤帝”包正忠。
窮小子用300元起家
“下午快6點的時候,我們的攤子擺上了……老婆不停地喊,15一件,15一件,可是從6點到7點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幾乎就沒什么人看。怎么辦?怎么辦?”這是包正忠在帖子里描述的練攤第一天。
今年28歲的包正忠出生于甘肅省靖遠縣箬笠鄉,這里十年九旱,是有名的窮地方。2004年,只身來省城蘭州尋找夢想的包正忠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此后幾年,他在一家酒吧打工,收入勉強糊口。
2009年3月,包正忠和妻子王瑋在蘭州結婚了。有了家庭,可兩個人都沒有一個像樣的工作,辦完婚禮后,兩個人加起來也只有300塊錢。以后的生活怎么辦?
妻子此時給了包正忠勇氣:“試試看吧,或許可以有300塊錢能做的生意呢!”
小心翼翼地攥著300塊錢,包正忠拉著王瑋的手,在批發市場一家挨一家轉,一家挨一家比。最終他們看中了一批廉價服裝,兩人喜出望外,用一張舊床單包著這些衣服,帶到蘭州市永昌路的夜市上出售。
五六年前形成的永昌路夜市是一條長不到500米、寬僅有幾米的街道,目前每天晚上有數百名“練攤人士”聚集在這里。城市管理部門曾提出取締永昌路夜市,由于難度太大,便提出,只要在規定時間內擺攤,不破壞公共衛生和設施,不再強行制止練攤行為。
如今每到華燈初上的時候,永昌路兩邊都擺滿了飾品、服裝、玩具等商品,往來穿行其間的路人走走停停,隨意選購。包正忠在這里擁有了不到兩平方米的空地,開始了他的夢想之旅。
“2009年6月18日,我永遠記得那一天。”包正忠在帖中寫道。從開始的無人問津到傍晚峰回路轉,第一天竟賺了300塊錢,從此,他的生活有了轉機。
可是練攤并沒有預想得那么容易。剛開始,他們的地攤連看都沒人看;到冬天,西北風裹挾著零星雪花,沿著黃河河谷鉆進永昌路狹窄的小巷,身邊搭著小煤爐,還是凍得直哆嗦;有時候喊到晚上,嗓子都喊啞了;收攤的時候已是凌晨,回家睡五六個小時又要到批發市場……
練攤間隙,包正忠經常握著妻子王瑋的手說:“等我們賺到錢,就開一家店,我們坐在屋子里賣衣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