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7年畢業于湖南農業大學經濟信息管理專業,2009年放棄了在沿海優越的工作環境,成為湖南省第二批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
在剛分下來的頭45天時間內我一直搞調查研究,走遍了全村16個村民小組,走訪了245戶群眾。不僅與村民們建立了很好的人際關系,同時也充分了解了村情和民意。了解到谷花村有耕地面積4500畝,屬河湖沖擊平原,土壤肥沃,村民以種植棉花、油菜、蔬菜等多種經濟作物為主,但收入并不穩定。一方面如果碰上天氣不好,產量就不高;另一方面,銷售渠道不暢,價錢賣得不理想。于是,我就想能否在擴大蔬菜銷售渠道和深加工上做些文章。但由于種種原因,我沒能找到合適的投資人選,這一想法也只能暫時擱置。我只好在阿里巴巴、淘寶網等網站上發布蔬菜供給信息,并請在外面工作的朋友幫忙宣傳。功夫不負有心人,朋友的宣傳讓外商老板獲取了商機,找到了資源,于去年12月在本村投資800萬元,新建了1000噸蔬菜冷庫,為老百姓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活躍了當地經濟。
搞蔬菜深加工遇挫后,我大膽地產生了自己帶頭創業、帶領群眾致富的想法。在對江南鎮產業進行細致的調研和考察后,我把目光投向了養殖業。親戚朋友都勸我慎重。他們認為投資黃牛養殖成本高、風險大,但我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我拿出了自己工作后的全部積蓄,又找親戚朋友和銀行借了一筆錢。說干就干,首先要解決場地問題。我找到村兩委負責人,希望村委會能把村老學校的舊地基租借給我,村里一位老黨員用懷疑的眼光看著我說:“你知道那有多大塊地嗎,那一年得多少租金?”在我多次苦苦勸說下,最后村委會決定支持我創業,把這塊地租給了我,并免收前兩年的租金。為了辦理動物防疫合格證和基地經營許可證,我頂著高溫,在縣鎮來回跑上十幾趟,每晚都是天黑了才拖著疲憊的身子趕回來,在食堂吃點冷飯菜。終于,2009年12月,一個占地兩萬平方米,總投資40萬元的黃牛養殖基地創辦起來了。今年2月出欄了第一批65頭牛,凈利潤6.5萬元。
俗話說:“好事多磨”。正當我享受著初次豐收的喜悅,夢想著基地發展壯大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把我的想法澆滅在萌芽狀態。今年7月,江南鎮遭受5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襲擊,大水淹沒了基地、沖垮了牛欄,無情的閃電擊中多頭黃牛,導致我不得不把第二批68頭黃牛低價處理,直接損失達12萬多元。處理黃牛后的那天,我將自己關在房里,手機關機,茶飯不思,整天渾渾噩噩。但一想到有那么多的領導在關心我,那么多的親朋在支持我,我就告訴自己必須要振作。于是我走出房間,打電話給合伙人,約他一起到入股的農戶家里商量災后重建的問題。通過一番努力,股東們消除了疑慮,重拾了信心,我們的基地又重新步入了正軌。
經過這一場磨礪之后,我對“創業不易守業更難”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作為一個創業者,只有守好業才是創業的成功。要守好業,就要有恒心,這種恒心來自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平常心態。
(作者系湖南省臨湘市江南鎮谷花村黨支部副書記、大學生村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