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曝光了淘寶5皇冠網店“精衣求精”售假被查封一事,網絡交易中的假貨和產品質量問題,再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根據本報記者的調查,利用網絡銷售假劣產品,已成為很普遍的現象,正成為制約網購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詳見今日齊魯晚報A07、A08版)
要讓網購成為值得信賴的購物方式,除了有關部門嚴格監管之外,交易過程的每個參與者,都有責任呵護這個新興的市場,如果網店成了假劣產品的集散地,那將徹底失去消費者的信任,最終,所有的利益攸關方都將失去在這個市場上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機會。
要讓網絡交易正常起來,首先是包括交易平臺在內的所有參與者,都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脫自己對網購業健康發展所應承擔的責任。但對于出售假劣產品,一些業內人士有多種多樣自我開脫的理由,比如說一些網店賣假貨,是買賣雙方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有的網店就公開說自己賣的是假貨,這種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生意,雖不合法但卻合情,不存在欺騙問題,是可以理解和寬容的。如果網絡交易對假劣商品如此寬容,那事實上是為假劣商品創造了一個新的巨大的生存空間,這無異于買賣雙方合謀獲取非法利益,合謀打壓合法經營者的獲利空間,合謀破壞健康的市場經濟環境,合謀絞殺本已稀缺的社會誠信。
現在,一些有影響的網絡交易平臺,對假劣商品雖然也聲言打擊,但實際上假劣產品一直在這樣的平臺上出沒,交易平臺和網店之間事實上形成了穩固的利益同盟。有的網絡交易平臺運營者辯解說,假劣產品的存在是社會問題,網店銷售假劣產品,是社會問題向網絡的延伸,網絡交易平臺自身無法獨立解決這個問題。這真是一種十分怪異的說法!不錯,假劣產品確實是社會本身存在的問題,但這個社會問題本身,是生產、需求、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合力才得以形成的,因此,不管從哪個環節著力,都有擠壓假劣產品生存空間的可能性。對于網絡交易中假劣產品盛行,所有的參與方尤其是獲利方不能以任何借口推卸責任,特別是像淘寶這樣的網絡交易平臺,作為網絡交易的最大獲益者,同時也是交易平臺最有力的管理者,更應該承擔與其地位對等的責任,否則,網絡交易平臺就會異化為假劣產品的自由市場。
最近,上海方面在打擊網絡交易中的售假行為時,查封了網店“精衣求精”。作為一家網店,“精衣求精”必須為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責任,但是,要治理網購業的亂象,整治個別典型的極端案例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治本之策,是必須抓緊建立健全有關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既要明確監管部門的責任,也要明確網絡交易平臺這個最大受益者應負的責任,使他們不敢再放任網店的售假行為。
網上交易,除了交易方式和過程有別于傳統的交易方式,在誠信守法等方面,不應該和傳統交易方式有任何區別。如果網店成了制假售假者的跑馬場,那么網絡交易不但不能帶給我們新的商業文化,反而會把市場中原有的缺陷放得更大。能不能管好網店,最終是對政府市場監管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市場經濟下社會誠信的考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