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一段時間內,劉永好為集團建立分公司的業務也沒有落下來。到1994年年底,他和二哥劉永行在全國一共建立了27家分公司。
1995年,分家再次來臨。兄弟四人從集團分離出來,分別去組建各自的公司。劉永言創立大陸希望公司。劉永行創立東方希望公司,在2010年的胡潤百富榜上,他以350億身家名列第七。劉永美創立華西希望公司。劉永好建立南方希望公司。
同年,劉永好的議案得到批準,民生銀行成立。1999年,劉永好以1.86億的資金陸續收購民生銀行股份,成為最大股東。而在1982年創業初期,他們想從銀行貸款1000元卻被拒絕。
建立新希望
不到一年之后,新希望集團下的綿陽希望飼料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登陸A股市場。
跟隨劉永好的工作人員都知道他是一個動作很快的人。他的午餐經常就是盒飯,一群人一起吃,他總是第一個吃完,并且不留一個飯粒。王石說他不能總是一副賺錢機器的模樣,而應該慢下來培養一些特長愛好。
根據新希望集團網站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集團注冊資本8億元,總資產299億元。2009年銷售收入達到510億元。
劉永好手下的新希望集團已經延伸至4個領域:農牧與食品、化工與資源、房產與基礎設施以及金融與投資。農牧與食品領域有上市公司新希望股份;化工類通過ST寶碩登陸資本市場;金融類則有民生銀行作為后盾。
2010年,劉永好重組新希望股份的計劃甫一公布,打造世界級農牧企業的藍圖迅速激蕩了市場。沉寂已久的股價在三個月內翻了一倍,至今守在21元的位置。
重組的進程在持續推進。六十歲的劉永好仍然像一臺加滿了油的發動機,他說他的時間一分為三:“1/3用來處理新希望集團內部關鍵性問題;1/3跟一流人才打交道,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以及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我的建議;另外的1/3即用來學習和研究企業發展問題。”
新希望藍圖
今天的新希望集團就像一艘航空母艦,旗下擁有400多家企業。豬肉、禽類以及乳業三條完整的產業鏈,為了主推農牧業發展,劉永好拿到了金融牌照,建立新希望財務有限公司。
全產業鏈,產融結合,這儼然就是劉永好固若金湯的商業帝國。
他記得第一次面臨危機,一張10萬個雞仔的訂單就猶如一場滅頂之災。
1984年,一個農戶向劉家四兄弟下了張訂單,需要10萬只小雞。這簡直就是突如其來的餡餅,他們第一次接到這樣的“巨額”生意。
四個人興奮地借了一筆錢,購買10萬個種蛋,準備孵出小雞后一次性賣出去。
打擊來得太突然。交出2萬只小雞后,農戶跑了。兄弟四人也傻眼了,艱難的抉擇之后,他們決定撿起這個爛攤子。
兄弟四人連夜編好竹筐,第二天就蹬著自行車把小雞運到農貿市場去賣。以前,劉永好站在講臺上,手執教鞭。現在他挑著竹筐,費盡口舌只為得到一小塊地方可以當一個小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