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生養野雞賺了大錢的消息轟動了當地,沒多久,宜春地區行署副專員帶領銅鼓縣主管農業的副縣長和當地新聞媒體的筆者趕到他家開了個“特色農業現場會”。沒錢做什么生意好,沒想到這個現場會竟幫了他的大忙,此后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大酒店紛紛找上門來訂貨。
1997年冬,黃長生花8萬元買下當地一家祠堂作為養殖基地,繼續擴大規模。沒錢做什么生意好,黃長生是土生土長的山里人,對野雞十分熟悉。當地的野雞有許多種,有一種蘆花野雞,毛長個大,最重的達12斤。此外還有雉花雞、角雞、錦雞等。他找到當地的獵戶,告訴他們,只要捕到活野雞,愿出高價收購。獵戶們自然樂意,拿著網深夜上山去捕捉。沒多久,獵戶們便給黃長生送來了4只不同種類的野雞。
他在省科委專家的指導下,利用不同種類的野雞進行人工雜交,成功地培育出一個新品種———錦風野雞。錦風野雞食料粗,耐寒耐熱,不但外形美觀,而且肉質細嫩,商品雞4到5個月便可出欄。沒錢做什么生意好,由于肯動腦子,加上勤勞肯干,黃長生的養殖業越做越紅火,到1998年末,他便有了100多萬資產。
沒錢做什么生意好?“美石蛙”帶來的另一次商機
黃長生不是那種輕言滿足的人,他一直籌劃著將自己的養殖業做得更大更好。大土段村的小溪里有一種石蛙,個頭大,味道美,在市場上每斤可賣20元。附近有不少人抓來養過,但養殖的要求極高,尤其是生長慢,一年到頭才長2、3兩。因為難養,所以有很多嘗試者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1999年8月下旬,黃長生從縣城一家酒店的廚師的刀下花40元買回2只石蛙,回到家弄了個水池養起來。40天后,石蛙產卵了。他把這些卵舀起來,放進一個訂上蚊帳布的小木框里,再放進水里。沒錢做什么生意好,3天后,小蝌蚪出來了,可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小蝌蚪便死了個一干二凈,黃長生見了心疼得要命。他仔細想了想,可能是溫度太高了!
沒錢做什么生意好,沒多久,石蛙又產卵了。這次,小蝌蚪出來后,他在蚊帳上剪了一個小洞,讓小蝌蚪自己游出去,自行調節水的溫度。這一招果然見效,成活率居然達到了80%。幾天后,他將蛋黃搓碎投到水里給小蝌蚪吃。1個多月過去,小蝌蚪變成了幼蛙。黃長生在水池里放上幾個木架子,讓幼蛙跳到上面棲息。
可是,給幼蛙找食物卻讓黃長生犯了難,買專門的蛙飼料成本太高,到底讓幼蛙吃什么呢?10月的一天,黃長生跑到武漢某特種動物養殖基地,買回幾只美國青蛙,然后將美國青蛙和石蛙進行人工雜交。沒錢做什么生意好,1997年7月,石蛙竟意外地產下卵來,40天后便長成了幼蛙,大的竟有了150克。黃長生異常興奮,自己的試驗終于成功了,他將這個新品種命名為“美石蛙”。
“美石蛙”食料粗,主要吃干魚蝦,吃一斤干魚蝦能長1.2斤以上,3個月便可長成商品蛙,最大的體重達900克。因為“美石蛙”是土洋結合的產品,仍像石蛙一樣味美肉鮮,進人市場后每斤賣到了25元。沒錢做什么生意好,僅去年一年,黃長生靠養殖美石蛙一項就凈賺了10余萬元。
沒錢做什么生意好?成功沒有秘訣,機會靠自己把握
黃長生的養殖業正朝著他心中的理想不斷發展,原先購買的那個占地4000平方米的祠堂已遠遠難以適應他發展的需要。沒錢做什么生意好,1999年8月,他又新建了一個占地5000平方米,造價50萬元的分場。分場建成后,黃長生注冊成立了德盛珍禽開發公司。如今,他養殖的野生動物供不應求,往往還未到出售期就有人上門找他簽下了訂單,產品除了在沿海地區十分走俏外,還打進了包括日本、新加坡在內的國際市場。
沒錢做什么生意好,目前,黃長生的公司擁有種雞2000余只,商品雞10萬余只,商品蛙1萬斤,總資產達到300萬元。黃長生以其堅韌的創業精神和良好的效益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優秀農民企業家”稱號,被共青團中央評為“農村星火科技帶頭人”。沒錢做什么生意好,靠12只山里人司空見慣的野雞蛋創下了300萬的財富,黃長生的創業經歷既沒有秘決,也絕不是偶然。它將會給眾多創業者帶來諸多有價值的啟示和思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