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重在“創”字,起在“創”字,創即“創意”、“創新”、“創造”,而我們經常所說的“點子”,即是這幾個“創”的一個濃縮,創業網(www.fswenwen.com)從2006年11月17日起推出“賺錢金點子”故事聯播欄目,讓我們在這里聆聽“金點子”,開拓思路,開啟財富之門。同時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信箱:chuangye#vip.sohu.com(請將#改為@)
上期鏈接:創業網“賺錢金點子”故事聯播之二十五:東來順的“政治頭腦”
2006年12月12日 第二十六期
南恒順為什么叫“一條龍”
北京前門外大街清真一條龍羊肉館,本名叫南恒順羊肉館。但是,它的本名很少有人知道,而它的別稱“一條龍”卻家喻戶曉,不僅北京人都知道,就是在新疆、甘肅、寧夏等地,“一條龍”也盡人皆知。
這是為什么呢?
說起“一條龍”,還有一段故事呢。
“南恒順”這家老字號,原是山東省禹城韓家寨一位姓韓的回民在清朝乾隆年間創辦的,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
為什么“南恒順”又叫“一條龍”呢?
相傳清朝光緒皇帝曾經在南恒順吃過飯,因此大家都叫它“一條龍”,從此,南恒順就興旺起來了。但是,南恒順真正興隆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它叫一條龍,而是因為它經營的涮羊肉、綠豆雜面、芝麻燒餅很有特色。
關于南恒順的創業史,另外還有一段故事。
大約在清乾隆44年,即公元1779年時,山東禹城韓家寨有一位十四五歲的韓家少年從家鄉去北京謀生,經人介紹,他便在東四牌樓一家羊肉鋪當學徒。
當時,東四牌樓是北京至通州的要道,來往行人很多,商業極為旺盛。這家羊肉鋪既賣生羊肉,又賣自制的燒羊肉、醬羊肉、白羊頭肉等熟肉,還烙芝麻醬燒餅等食品,買賣很好。韓家少年在這羊肉鋪一呆就是三年多。
由于他勤快好學,尊敬師兄,所以店里的所有活計他都學會了。出師之后,他先是在柜臺上干了一年多,然后就辭職出來自己干了。
開始時,他只是在東四牌以東擺了個羊肉攤為生。后來,他又在前門外大街路西找了塊地方,支3個棚子,把羊肉攤遷了過去。
這個小買賣的地點位于他當學徒和擺攤的東四牌樓的南邊,他又盼望自己這個買賣永遠興隆,事事順心,所以就取名為“南恒順羊肉鋪”。
南恒順開張后,果然生意很好,他一個人忙都忙不過來,便又從家鄉找了個十幾歲的少年給他當小學徒。
開始時,南恒順只賣生羊肉,后來又添加了熟肉生意。由于他們待客和氣,肉拾掇得干凈,所以特別受人歡迎。
從此,南恒順便在前門外大街站住了腳。南恒順羊肉鋪的買賣傳到韓家第六代的韓同利時,終于建成了店房,業務上從過去的羊肉鋪發展為經營涮羊肉、炒菜、雜面、抻面等食品的羊肉館了,從業人員也增加到十幾人。
大約在光緒23年(即公元1897年)春末的一天,在南恒順眾多的顧客中,有兩個人吃完了飯沒給錢。一個約20多歲,像個主人,另一個約40歲上下,像個仆人。
當時,南恒順的掌柜看這兩人不像是騙吃騙喝的人,就說:“沒什么,你們二位請便吧,什么時候方便,給我帶來就行了。”
第二天,一個宮內小太監把錢送來了。
這時候,大家才知道昨天那個年輕人就是光緒皇帝。南恒順趕緊把昨天光緒皇帝坐過的方凳當作“寶座”供奉起來,不許別人再坐。
于是,“一條龍”在南恒順吃飯的事很快便在北京傳開了,好奇的人都來南恒順看一看“寶座”。從此,南恒順門庭若市,生意興隆。
后來,人們都把南恒順叫“一條龍”。
三年后,即光緒26年(公元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北京轟轟烈烈地展開,大柵欄著火,直燒到前門外大街。從大柵欄東口往東一家挨一家,除了合盛永顏料外,都毀于大火,南恒順也未能幸免。
因此,光緒皇帝坐過的“寶座”也燒沒了。
盡管如此,一條龍的雅號還是流傳下來了,直到今天還在使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