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重在“創”字,起在“創”字,創即“創意”、“創新”、“創造”,而我們經常所說的“點子”,即是這幾個“創”的一個濃縮,創業網(www.fswenwen.com)從2006年11月17日起推出“賺錢金點子”故事聯播欄目,讓我們在這里聆聽“金點子”,開拓思路,開啟財富之門。同時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信箱:chuangye#vip.sohu.com(請將#改為@)
上期鏈接:創業網“賺錢金點子”故事聯播之四十:瘋狂的“海盜”酒店(40)
2006年12月27日 第四十一期
洛杉磯奧運 美國人的賺錢故事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前,舉辦奧運會基本上是“賠本賺吆喝”,舉辦國更多將之視為“形象工程”。特別是近幾屆更是如此,如1972年慕尼黑花了10億美元;1976年蒙特利爾花了20多億美元;而1980年莫斯科竟花了90多億美元左右。到申請1984年奧運會時,僅有美國洛杉磯一個申辦城市。
1978年國際奧委會雅典會議決定,由唯一申請城市美國洛杉磯承辦1984年第二十三屆奧運會。雅典會議后,洛市開始了全面的籌劃工作,首先成立了籌備委員會,1979年邀請金融人士、45歲的彼得·尤伯羅思擔任了籌委會主席。這位體壇默默無聞者,富有遠見卓識,在這次籌備組織工作中,特別是財政管理上,表現了杰出的才華,從而一舉聞名于世。在當美國政府宣布對奧運會籌建“斷奶”后,尤伯羅思不但創造性地提出了“以奧運養奧運”的新思路,而且向世人闡釋了體育產業的新理念。
尤伯羅思任主席后,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是經費來源。洛杉磯奧運會是1896年奧運會創辦以來首次由民間承辦的運動會,既無政府補貼,又不能增加納稅人負擔,加之美國法律還禁止發行彩票,一切資金就都得自行籌措。
尤伯羅思領導這個委員會白手起家,廣開財源,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與企業集團訂立資助協議;出售電視廣播權和比賽門票;壓縮各項開支,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盡量不修建體育場館;不新蓋奧林匹克村,租借加州兩座大學宿舍供運動員、官員住宿;招募志愿人員為大會義務工作等。尤伯羅思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使組委會的工作井井有條,一切如愿以償。本屆奧運會原計劃耗資5億美元左右,后來不僅沒有出現虧空,而且有盈余。據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公布的材料,盈利為2.5億美元。
尤伯羅思的成功運作,給了全世界很大的啟示,原來奧運會不是燙手的山芋,而是一棵搖錢樹。于是,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之后,成功的商業運作使1988年漢城奧運會、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以及2000年悉尼奧運會都成了賺錢,而且是賺大錢的買賣。
尤伯羅思不僅為民間承辦奧運會開創了先例,他的成功還使許多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從中得到了鼓舞和啟迪,對以后奧運會能在更多國家舉行,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另外它還開辟了奧運會的一片嶄新的天地。
創業網cye點評:在今天看來,好像奧運會賺錢是理所當然的事,可以在當年,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尤伯羅思的手筆,讓以前賠錢的奧運變成了各國爭搶的、大賺錢的“香餑餑”,這是他思路的創新。在今天,用活動賺錢,是“創意經濟”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