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搬運工與金點子的故事
cye.com.cn
時間:2007-1-30 14:42:04 來源:新疆經濟報
作者:陳代華 我來說兩句 |
|
 |
|
創業,重在“創”字,起在“創”字,創即“創意”、“創新”、“創造”,而我們經常所說的“點子”,即是這幾個“創”的一個濃縮,創業網(www.fswenwen.com)從2006年11月17日起推出“賺錢金點子”故事聯播欄目,讓我們在這里聆聽“金點子”,開拓思路,開啟財富之門。同時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信箱:chuangye#vip.sohu.com(請將#改為@)
上期鏈接:聯播之七十四:一個不起眼的發家之道
2007年1月30日 第七十五期 一位吉爾吉斯斯坦商人想要買一批皮鞋,來到了烏魯木齊邊疆賓館。他打聽到這里的皮鞋大都是由溫州人生產的,于是他準備親自到溫州跑一趟。他先后找了8個翻譯,許諾以每購買一雙皮鞋提成1.5元的勞務費請翻譯帶他到溫州。但邊疆賓館的翻譯們實在忙得很,他們每月少說有三四千元、多則上萬元的收入,在弄不清楚這位吉爾吉斯斯坦商人究竟會買多少雙皮鞋的情況下,自然不會輕易丟下眼前的工作,去賺自己難以把握的鈔票。
無奈之下,吉爾吉斯斯坦商人找到了一位搬運工,除了先前承諾的勞務費外,還為這位搬運工承擔來回路費和吃住的一切費用。結果是吉爾吉斯斯坦商人一次購買了60萬雙皮鞋,搬運工得到了幾乎是從天上掉下來的90萬元的勞務費。
這個在邊疆賓館廣為流傳的故事,許多人聽了只是感嘆一句“這個搬運工的運氣真好!”之后就再沒有什么了。但李于良和吳朝福聽了這個故事卻動起了腦筋:這個搬運工為什么會有這么好的運氣?是因為西部乃至中亞市場蘊藏的巨大商機;是因為邊疆賓館提供給國內生產廠商與西部乃至中亞客商的商品流通平臺還不夠完善!
能不能搞一個現代化的物流平臺,直接使內地生產企業和西部乃至中亞的最終消費市場實現對接,讓自己成為那個“好運氣的搬運工”?在商海中掘金多年的李于良和吳朝福發現這真的是一個“金點子”,兩人迅速理清了思路:目前邊疆賓館、火車站商貿城、廣匯美居物流園等大型商貿中心的商戶都十分松散,基本上是各進各的貨,各發各的貨,缺乏合作,有的貨物明明十分緊缺,但因為需求量少,難以整車配送,待到貨物需求量達到一整車可以發送時,已經耽誤了很多天,讓終端客商很不滿;而且從內地發來的貨物往往需要從火車皮上卸下,倒上汽車,進入庫房,待發貨時再裝車配送,幾經周折,貨物運送成本無疑大大增加。
如果說市場的不完善讓李于良和吳朝福獲得了天時,那么,在烏魯木齊市倉房溝一帶生活了近10年的李于良可以說是又得到了地利。位于烏市南郊的倉房溝村,村里的土地已經閑置多年,這里不僅毗鄰烏市火車南站商圈,而且有南郊停車場、蔬菜批發市場、果品批發市場等眾多商業資源,還有一條標記為“115”的鐵路專線橫穿經過。在這里構建一座現代化的物流中心,本身就可以具備烏魯木齊火車北站的功能,再加上先進的商務信息服務和大型倉儲設施以及源源不斷的供貨發貨流程,天南海北的客商的所有交易,在這樣一個平臺上完全可以搞掂,同時可以大大降低貨物配送成本,完全可以彌補目前烏市商貿流通市場的不足。
李于良和吳朝福又發現,緊挨著倉房溝村的是一座荒山。建筑物流中心首先要構建地基,要置換大量的土,如果把這些土倒到西山垃圾場,每車土需交納20元的垃圾費;但這里的土只是表層有污染,把這些土就近倒到荒山上,不僅節約了一大筆開支,而且……一個綠化荒山的構想又浮現在李于良和吳朝福的腦海里:把荒山改造成一座生態園區,建一所老年公寓,一個兒童游樂園,一片林果基地。
兩人拿出的規劃方案擺到烏市市委、市政府、市規劃局、市建委等各個部門領導的案頭,一路綠燈。這個方案和有關部門正在設想的規劃藍圖不謀而合。2002年8月,李于良和吳朝福組建的新疆明坤商貿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兩人身任總經理和總工程師。一個“金點子”就這樣誕生了一個企業。
2004年8月9日,記者見到吳朝福的時候,這位總工程師正趴在堆滿了資料的辦公桌上趕制設計圖紙。他告訴記者,生態園區的規劃已經實施,物流中心已經有內地3800家生產企業愿意使用這個平臺,并簽訂協議;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蒙古國的外商已經拍板入駐,其余中亞國家正在洽談。他透露,已經有至少5家有實力的投資公司表示愿意合作,深圳梁燦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也準備接手物流中心的管理工作,正在籌劃招商引資等事宜。
倉房溝村的村民們也在盼著物流中心早早運作,因為這將會解決全村人的就業問題。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