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做業務的過程中,有些策劃并不是很圓滿。2004年5月的一天,干啟明接待了一位趙先生。趙先生是一家外企的白領,一直追求著隔壁公司的梅小姐。但兩人之間的關系一直不明朗。趙先生很想娶梅小姐為妻,可又不知道她是否也愛著自己,于是請干啟明幫忙策劃一次求婚。干啟明給趙先生出了個主意:趁梅小姐和朋友聚會的時候,趙先生給她來一個突然襲擊——獻花求婚!這既顯示趙先生對梅小姐的重視,又可以讓梅小姐的朋友知道他倆的關系。
趙先生決定按照干啟明的主意去做。一個周末,當他捧著玫瑰花向正在參加聚會的梅小姐求婚時,梅小姐卻指著身旁一位英俊灑脫的先生說:“他是我的男友,剛從國外回來,我們下個月就要結婚了。”趙先生一下子懵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回家的。事后,他不但沒有付給干啟明勞務費,反而還埋怨干啟明讓他丟盡了顏面。
經過這次不成功的求婚策劃后,干啟明制訂了一份問卷表,對每位上門要求策劃求婚的人進行問卷調查,包括雙方的年齡、文化、工作、愛好和收入以及雙方的一些家庭情況。然后,他對問卷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客戶對求婚抱著何種態度,看對方是目標型、饋贈型,還是氛圍型,再認定他們之間是否有結婚的基礎和意愿,從而達到幫人成功求婚的目的。
2004年6月的一天,小欒打算向等了他整整8年的女友趙敏求婚,找到干啟明幫助策劃。干啟明咨詢了他和趙敏的情況后,決定采用“熱氣球求婚”,收費800元。小欒想了想,人生就這么一次,便爽快地答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