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運中國”CEO龍童
80年代后,一個變革的年代,一個世事變遷的年代,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
這個年代的特征賦予這個時代出生人獨特的烙印。80年代后生活在可口可樂、互聯網、小資情調、后現代主義的世界里,他們用WEB語言和數碼影象記錄著時代的容顏,他們用跳動的思維和創新的思想鼓動著時代的脈搏。80后他們平凡而又個性張揚;傳統而又狂放不羈;他們追求自由,而有保持較高的社會責任感;與上一代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的經濟思想相比,他們更加不拘于安逸,他們向往成功,渴望創造財富,在創業之路上迸發著激情,鋪就自己的財富大道。
同為80后財富新貴之一,龍童,這個既代表80后又代表90后的15歲的“幸運中國”CEO,也或許是中國最小的CEO,與其他4位同伴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創辦了“幸運中國”公司。作為“贏在中國”第二賽季的報名選手,臺下的她,烏黑閃亮的5條小辮子精致地扎在兩邊,圓圓的臉龐紅潤并透著幾分稚氣,身著素色衣裙,活脫脫是個鄰家女孩;但當你看到她在臺上那飽含激情演講時,則將被這年輕的CEO所表現出的語言魅力和聰慧才干所深深打動,為她自信的態度和對“幸運中國”事業追求所折服。
翻看龍童的事件薄,你會更加為之驚嘆:龍童,原名黃珊珊。出生地于醴陵,1996年十三歲的她成功考進大學里的包裝設計專業。大學畢業后,在廣東電臺音樂臺“天生快活人”節目組工作,后于2001年到有“炒作大王”之稱鄧建國旗下的廣東巨星影業公司,從事了4年的宣傳工作。為了深造,她放棄了巨星的工作,成功考研。06年8月底她與4個同伴組成“福、祿、壽、喜、財”團隊,創辦了被她定義為給每一個關注他們的人帶來幸運和財富的“幸運中國”。
“幸運中國”究竟做什么呢?所謂的幸運中國,其實是以聯盟的形式,通過全方位、多平臺的資源整合,為世界各地的政府、企業、媒體和個人,提供幸運解碼的一系列資訊信息服務的幸運集中化平臺,如開通幸運觀眾直通車等品牌推廣策劃活動,以“幸運中國,讓中國人更幸運”為服務宗旨,以“讓您幸運就是我們最大的幸運”為服務目的,圍繞黨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將幸運產業化、實體化、集中化、專業化,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和諧的幸運中國。在2006年最具中國特色的十佳“XX中國”排行榜,“幸運中國”的排名僅次于央視的“感動中國”和“夢想中國”,榮膺季軍。目前,他們正在著手實施一個AAA杯2006年幸運中國百列幸運直通車評選活動。這個項目是聯盟政府、企業、媒體及大家的力量,以短信及網絡投票的形式做成彩票式或電子機票式,通過輸入相關個人資料隨機自動產生一個序號,再通過強勢電視媒體或強勢網絡媒體或強勢平面媒體的方式,搖出獲獎序號,采取一期一列的形式公布結果,一年百列,三天一列評選,讓投票者及獲評者都能得到意外的幸運。此項目得到相關領導的高度評價,說創意很好!天道酬勤,在未來的日子里,相信15歲的CEO將和同伴走出不凡的創業之路。
回看當今的社會職場競爭,同樣需要野心的渲染和抱負的點燃,應證那句“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那些安于現狀的職場前輩,是否也可以從這象牙塔里走出的80代后的財富新貴身上看到些什么?! 文/曾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