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頻發群體事件 搜索引擎帶出法律新題
背景鏈接什么是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是“貓撲(mop)”網首創的一種搜索方式,和百度的利用計算機搜索技術搜索不同的是,它更接近于“愛問”、“知道”一類的提問回答網站。該網上經常有人發帖提問,并用“貓撲”網上的虛擬貨幣(mp,“貓皮”)來獎勵提供信息者。網友看到帖子后就會去尋找線索,然后把找到的答案回帖邀功,這就形成了所謂的“人肉搜索引擎機制”。成百上千個人從不同途徑對同一個人進行搜索挖掘,很快能夠收獲關于一個人的一切信息。人肉搜索有許多種業務,但是最引爭議的是其中對人的搜索。
最近一段時期,隨著小學生“很黃很暴力”被惡搞、24樓事件、“三三七七事件”等幾個網絡事件的出現,“人肉搜索”這個搜索方式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人肉搜索帶來的便利和問題也引起了法律專家的關注。
“24樓事件”
去年12月29日晚10時,31歲的白領女子姜巖從遠洋天地24層樓的家中跳下身亡,在姜巖生前的博客里,她寫下了兩個多月的死亡日記,將自殺原因歸結為丈夫出軌。
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網友通過人肉搜索引擎搜出了姜巖丈夫和“第三者”的工作單位,并向該單位施加壓力,最終導致這兩人所在公司暫停兩人工作,兩人隨后辭職。
“很黃很暴力”遭惡搞
去年12月27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一則“凈化網絡視聽環境迫在眉睫”的新聞,報道中對網絡環境主要問題歸納為:“淫穢色情節目泛濫;暴力視頻日漸增長;惡搞泛濫等等。”在這條新聞里,記者采訪了北京市一名小學生。這名小學生在鏡頭里說道:“上次我查資料,突然蹦出一個窗口,很黃很暴力,我趕快給關了。”
新聞一經播出,貓撲網站隨即出現了多個帖子來攻擊“很黃很暴力”這5個字,還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畫圖來影射這個小學生。而后,這段視頻截圖還被放在顯著位置,有人發帖號召人肉搜索,最終這名小學生家庭住址等私人資料被人放到了網上公開。小學生的家長后來在網上發了一封公開信譴責這種行為。
分析
搜索引擎各個主體的法律責任
引擎提供者有責任規范賞金獵人的行為 全國律協知識產權委員會執行委員、北京市律協信息網絡與電子商務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德成律師分析說,人肉搜索引擎涉及了4類主體——搜索引擎提供者、賞金獵人、跟帖邀功者以及信息數據處理者。人肉搜索引擎提供者在責任上類似于BBS論壇提供者,其管理責任更大一些。因為,賞金獵人發起某一搜索的目的是否明確,是否合法,除了賞金獵人自我約束以外,就要通過人肉搜索引擎提供者的管理來實現。所以,人肉搜索引擎的提供者應該有明確的制度、規則、技術手段以及盡職盡責的管理人員,保證賞金獵人行為的合法性與規范性,并在最大的限度內促使能夠符合個人數據處理的六項基本要求。
賞金獵人沒有規范跟帖人行為的義務 跟帖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顯而易見。人肉搜索引擎服務的提供者,也要對跟帖人的跟帖行為負責,其管理權利與管理責任在此是統一的,其全面性在這里較充分地體現了出來。但是,要求賞金獵人對跟帖人的行為也要負責,卻沒有法律依據,除非賞金獵人發起的行為不明確,不符合合法性要求的事實與跟帖內容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或者賞金獵人自己的跟帖內容出現了問題。
跟帖人不得侵犯他人隱私 跟帖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首次把被搜索人信息發布到網上的發帖人,他發布的信息是之前在網上搜索不到的,另外一種就是通過網絡搜索將之前已經在網上存在的信息收集、整理、歸納并粘貼到該次人肉搜索中的。但無論哪種跟帖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在法律和行政規章上都有要求,最明確的一條就是:“不得侮辱誹謗他人或侵犯他人隱私”。
搜索引擎要考慮經濟和社會兩方面 李德成律師同時也指出,在分析人肉搜索引擎各方主體的法律責任時,一定要考慮到各自的責任承受能力,不僅要保護個人數據主體的合法權益,也要保護言論自由基本人權。如果在責任分配的問題上,人人自危、動輒得咎這不符合法治精神。所以一定要考慮到管理能力、成本和行為準則遵行的經濟效率和追究責任的社會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 延伸
我國個人數據立法正在進行
個人數據立法存在分歧人肉搜索模式,與個人信息數據的保護有著密切的關系。李律師透露,我國正在加快對與個人數據保護有關的法律研究,法律起草前的工作在積極地推動中,法律何時能夠出臺尚不得而知,但很顯然目前非常需要這部法律。目前對于個人數據立法上還存在一定爭議,但是要求各方主體行為處理個人數據目的合法性要求問題上,大家意見基本是一致的。在要求收集目的明確和收集目的不作改變上等方面還有分歧。
用司法實踐推動個人數據立法進程李律師說,在網絡發展到今天的情況下,對于個人數據主體應該享有什么權利,個人數據收集者應該遵循什么樣的行為規則,迫切需要通過立法來規范并加以完善。歐盟是通過立法來解決的,美國則通過行業自律和判例法并配以單行立法來實現對個人數據的保護,我國臺灣和香港地區有單行的立法。我國目前雖然還沒有對此立法,但并不等于追究侵權行為、犯罪行為就沒有法律依據,更不等于沒有法律責任。司法實務中,大量存在通過個案來確定行為準則的例子,通過司法實踐來推動立法的進程,也有很多成功的先例。 關鍵詞 個人數據
個人數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身份確定的人的所有相關信息;身份可確定的人的所有相關信息。身份可確定的人是指可以通過比如身份證、身體狀況、教育程度等部分信息可以分析出來的某個具體人。
處理個人數據的6項基本要求
在涉及到個人信息的處理與利用問題上,有著如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合法;二是,對相關的個人是公平的;三是,處理的目的是明確的;四是,目的必須是在收集數據時就確定的;五是,收集后的處理不得與最初明確的目的相矛盾;六是,個人數據的處理,必然獲得數據主體的同意才能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