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近郊農民不少是依靠原有農居出租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年輕的勞動力到市場上找工作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工資低的不做,固定上下班時間有約束不做,臟的累的不做,于是一部分人成為了“啃老族”。
如何幫助失地失業人員拓寬就業渠道?針對實際情況,江干區獨辟蹊徑地想到了網絡。“我們這邊就是市場大區,有二十多個批發市場,價格也便宜,成本低,品種多,而且也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不臟不累,通過網絡可以向全球化發展,”江干區總工會副主席吳慶峰這樣說道,“這也是對下一代的影響,要是有了工作,就會提高下一代的素質,更好地推動杭州的發展。”
網上創業同樣也有風險
注冊網店、把關質量、推廣宣傳……昨天,江干區總工會專門請來了電子商務的“老大”阿里巴巴,手把手地教失地失業農民網上開店的方法。
“網上開店并不僅僅是時尚青年的專利,它不需要多么高深的電腦知識,只要有想法,任何人都有可能成功。”不過,上課的老師也提醒創業者,除了學會如何上網、如何登錄以外,還要學會各種營銷手段。“如果創業者覺得‘網上開店,只是將網下普通的產品搬到網上而已’,那么就會給自己的創業帶來風險。”
“我們就是想推廣一種新的就業途徑和選擇。”江干區總工會負責人說,如果這期效果好的話,他們還打算推出后續的培訓班,給參加培訓的人員扶上馬再送一程,爭取幫失地失業人員早日解決就業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