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傅們都很照顧我

趁主人賣貨,小狗也歇一會兒
殘疾男子生活坎坷 夏天賣花冬天賣糖葫蘆
賣糖葫蘆的殘疾男子叫張守江,家住長春市八里堡開封街的一處平房里,如今40歲的他經歷坎坷。在他9歲時,父親病逝,母親帶大他們姐弟7人,張守江排行最小。1997年,張守江結婚和母親住在東西屋,有一個女兒。張守江說,他記憶里女兒還是兩歲大的模樣,因為2001年與妻子離婚后,女兒就被前妻帶走了。那個時候,張守江還是個身高1.7米多的漢子,靠干體力活掙錢養家。3年前,他患上脈管炎。當年春節過后,他的雙腿被截肢,在家里躺了半年多,原本在姐姐家住的母親回來照顧他。整整半年,年邁的母親為他端屎端尿,憔悴了許多。如今,80歲的母親與殘疾的張守江相依為命。張守江說,母親有退休金,每月有三四百元,為添補家用和還截肢手術欠下的債務,張守江手術后半年就出來打工了。由于被截肢,張守江打工面臨的首要難題是怎樣才能走路。朋友跟他說,像他這種情況,只能用汽車里胎做一個套子,里面再墊上厚海綿,套在膝蓋上當成鞋才能走路。張守江說,他一年之內就磨破了6個“鞋”。今年夏天,他在重慶路上沿街賣花,每天能賺30元左右,正是那個時候,他認識了做糖葫蘆生意的老板。這個老板說冬天可以雇他賣糖葫蘆。
冬天賣糖葫蘆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對張守江來說更是如此。張守江說,每天早8點多,他帶著拉車的大黃從家坐公共汽車來到火車站,司機同情他都不收車錢。到火車站附近時,做糖葫蘆的老板已把裝滿糖葫蘆的“倒騎驢”推到那里,張守江便在那一帶叫賣。晚上7時許,張守江才能抱著大黃回家。張守江說,一天如果賣掉300串左右的糖葫蘆,能賺20元工錢,如果只賣了100多串,只能賺到15元。
每天都與小狗交流 主仆協力上街賣貨
談起小狗大黃,張守江面露感激。他說,大黃幫了他不少忙,自己沒白疼它。張守江介紹,大黃是一年半之前他在重慶路花310元買來的,用的是他賣花掙的錢。可當時把大黃抱回家時,他還挨了母親一頓罵,說他沒正事。當時,張守江并不知道大黃能拉車,只想讓大黃跟他做個伴兒。他對大黃很好,特意給大黃弄了一個小海綿墊子當床。晚上,張守江很多時候都是逗夠了大黃(用他的話說是跟大黃交流),才去睡覺。
賣糖葫蘆之初,為防大黃亂跑,張守江就把它系在了車上。幾次一推車,他發現大黃主動往前跑,就開始教它。不長時間,乖巧的大黃就知道主人的意思了。從那以后,“大黃,走”就成了主人讓大黃拉車的信號。
一次在一個上坡路,張守江推不動了,是大黃幫他把車拉上坡的。大黃也因為自己的賣力與主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
一日三餐不用愁 頓頓都是百家飯
大黃這么賣力氣,張守江是不是每天都會犒勞它呢?張守江說,如今的大黃很有名,黑水路一帶都知道有一個拉車的小狗叫大黃,附近飯店都把剩飯菜給它吃,一日三餐不用他操心,還有好心人給大黃買豬肘子吃呢。記者在采訪中也看到,很多人對大黃和他的殘疾主人都很同情,他的糖葫蘆也賣得很快。很多人買糖葫蘆時也順便看看幫主人拉車的大黃。當大黃躺在車內紙殼箱里睡覺時,也有人在問,“拉車的小狗呢,咋不在了。”
都市里,這對主仆給這個冬季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人們不僅看到了小狗拉大車,還看到了殘疾男子張守江面對生活的樂觀精神。 記者 徐巖/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