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起了老板,開起了小車,逮著好機會就再開家分店,連吃帶住的,擴大規模……自打自主創業以來,下崗女工王建萍的小日子過得是越來越有味、越來越有勁。
以創業帶動就業,是新時期擴大就業的主攻方向。去年7月份,家住蘭翔新村的王建萍第一次當起了老板,在河海東路上開了家“藍韻菜館”。可是一直在企業打工的她,對經營還是一竅不通。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區人力資源培訓中心免費的“創業培訓班”開班的消息傳來了,王建萍便第一時間報了名。“工商、稅務、人力資源等部門的老師都給我們上過課,讓我了解了很多知識。”每一次上課,王建萍早早地就到了,為的是搶占第一排的座位。聽得仔細、記得也格外認真,有不懂的她就記下來,課間休息的時候再問老師。正是這一個多月的“勤奮好學”,為她如今的事業奠定了基礎。目前,王建萍還聘請了5位下崗工人,不僅自己致富,還帶動他人就業。
近年來,我區把創業促就業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運用以“培訓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這一思路,變“輸血”為“造血”,努力拓寬就業領域。為下崗失業及農村富余勞動力設計的SYB培訓班已幫助多人實現創業。同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努力完善建檔機制,建立信息網絡、創業項目(http://xm.cye.com.cn)儲備庫,開設創業項目咨詢、小額貸款、創業策劃、再就業優惠政策服務窗口,并做好跟蹤服務和創業指導工作,幫助和引導他們創辦微小型企業或自主經營。2008年以來,我區已培訓下崗失業人員4389人,下崗失業人員培訓后實現就業3502人,創業培訓人員194人,163人領取到創業培訓合格證,成功創業47人。
而對參加創業培訓并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國家限制行業除外)的,政府也給足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像我們這種下崗人員,政府為了鼓勵創業,可謂是讓我們享盡了優惠政策。”王建萍也是在培訓期間才了解了大量合適自己的優惠政策,她大致算了下,用好這些政策,她一年平均可以節省開支5000―8000元。“自己創業雖然很辛苦,但我干得挺帶勁的。”現在,遇到和她差不多情況的朋友,王建萍就極力推薦他們到創業培訓班里學習,然后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