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一個互聯網全面主宰世界的時代,蓋茨和微軟的活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世界首富宣布了他的退休計劃。12年來,“世界首富”這個稱號一直由一個人壟斷——微軟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
這是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退休計劃。6月16日,51歲的比爾·蓋茨親自宣布,從2008年7月開始,將不再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他的身份將只是微軟董事長兼重點開發項目顧問。
為此,微軟設定了兩年的過渡期,以確保蓋茨的日常管理職責能平穩有序地完成交接。作為全球第一慈善家,蓋茨希望將絕大部分“退休”時間用于關注290億美元規模的“比爾及美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全球健康和教育工作。
同時,兩位“近臣”被蓋茨選為“商業帝國”的接班候選人,微軟首席技術官CTO雷·奧茲和克萊格·穆迪。接任蓋茨擔任首席軟件設計師一職的奧茲是微軟歷史上最有權力的一位首席技術官。有意思的是,微軟有3個人擔任首席技術官的職務,他們直接向蓋茨匯報。
蓋茨是一個PC時代造就的傳奇,他創辦的微軟,幾乎壟斷了PC時代的軟件平臺,蓋茨也伴隨著Windows的不斷升級,成為這個星球的首富。而蓋茨的退休宣言卻如同戰斗打響的號角,一系列“退休前計劃”被安排得井井有條,蓋茨也絲毫不見將要告別的傷感。
蓋茨此舉是為了讓微軟在IT領域“改朝換代”中繼續保持活力。一個知識英雄的巔峰時代就要謝幕了,PC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一個互聯網全面主宰世界的時代,蓋茨和微軟的活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1975年,蓋茨離開哈佛創建微軟公司;15年后,Windows掀起滔天巨浪,IBM一聲嘆息;20年后,在網景瀏覽器的威脅下,蓋茨帶領微軟向互聯網走出了第一步,開發出IE瀏覽器,蓋茨為此寫下了享譽全球的《互聯網浪潮》。
在目前的收入結構中,微軟90%的收入來源于兩個軟件產品W indows和Office。軟件授權的商業模式,讓業界不再激動。以Google為代表的,將互聯網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商業模式,是公認的歷史潮流。
而未來的IT圖景將是這樣的:軟件將不再安裝在PC上,消費者無須購買軟件,消費者只需要用眼球作為“互聯網貨幣”,進行支付,從而獲得一切服務。而瀏覽器僅僅是互聯網大海的海岸線,廣闊的水域需要更多公司的商業甚至是哲學探索。
31年后,微軟需要再出發。蓋茨仍“固執”地為微軟的互聯網探索命名為W indows Live,以代替先前的MSN,未來幾乎所有的微軟互聯網服務都將使用W indows Live的品牌。
微軟為其互聯網領域“后發制人”的被動付出了足夠多的代價,希望這次伴隨蓋茨的退休計劃而展開的新一輪“帝國保衛戰”發動得足夠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