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巖:重拾晉商 以義為利
cye.com.cn
時間:2006-8-20 12:52:17 來源:證券日報創業周刊
作者: 我來說兩句 |
|
 |
|
企業誠信古為今師 晉商博物館籌備開放
■ 本刊執行主編 賀 俊
在位于北京紫竹院附近的一座大廈的一層,有這樣一個面積300多平米的單元房,與這座大廈其它房間不同的是,這個房間里沒有住家,也沒有公司,窗戶上整日都拉著窗簾,房間里則是陰暗的燈光。
這里每天進出的人不多,但是,如果你的眼光夠"毒"的話,你還是會認出不少"高人"。近日,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馬自樹,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許青松、文物出版社社長蘇士樹等,就相約來到了這里,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在這個不足400平米的房間里流連忘返,這里,就是正在籌辦中的中國第一家"晉商博物館"。
走出博物館,馬自樹在隨后召開的《晉商研討會》上表示:"看了以后感到非常興奮,非常振奮,這個東西我看過也不少了,像晉商這么多東西是第一次看見,因為唯一性,所以給人感覺非常的震驚,振奮,我覺得在你為國家為民族保存這么多文物,保存這么多文化,保存這么多的金融資料,這是民族大幸,國家大幸,文化大幸。
馬自樹所說的"你",指的就是這個晉商博物館的主人--薛巖。1998年,薛巖作為北京市引進的"雙高"人才落戶北京,這位哈工大的碩士、英國溫布爾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在來到北京兩年后,就改弦更張,搞起了收藏,而且,一發不可收拾。迷上晉商文化的他,為了還逝去的晉商文化以原貌,歷時7年,足跡遍及海內外,尋訪、搜集晉商文化的遺存。"晉商500年歷史留下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商業、金融方面。這批資料再不收集、不研究就太可惜了。如果將這些東西散失掉了,也是對歷史不負責任。"
如今的晉商博物館中,包括圖章、印鈔版、文書、銀票、契約、合同等在內的藏品已達4萬多件,"森嚴的高墻大宅、票號錢莊、家規祖業……",晉商跨越500年的輝煌歷史已然鮮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據悉,由于歷史和戰亂的原因,晉商的資料大部分遺失,尤其是在日本侵華期間,很多晉商資料被日本大肆掠走,今天的日本東京大學還有專門設立的晉商研究所。有專家表示,日本之所以有今天的商業文明,與其對晉商的悉心研修不無關系。
為了能夠讓本屬于民族的財富能夠重新煥發生機,薛巖每天都在竭盡可能地將能夠找到的晉商資料收藏到博物館來。據薛透露,現在山西省所有的博物館,關于晉商這一部分總量,還不到自己的晉商博物館的1/10。在大量收集整理的基礎上,薛開始了對晉商文明深入的思考,以史鑒今,晉商"以義為利"的發家之本在今天的社會中能否找回自己的位置?
對此,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在研討會上表示,"如果能夠通過博物館的建設,能夠通過研究,把里面的文化含量挖掘出來,特別是對現代金融業的商業管理方面的文化,我覺得有很好的啟發,晉商文化完全可以進入MBA的課堂的。"
數萬件珍貴的文物資料,在使人們更深入地了解晉商的同時,也給薛巖帶來的不小的壓力,"收藏后我們要面臨保護的問題,但是由于文書的紙質緣故,使我們面臨著不易長期保存的困境,目前晉商博物館還不敢將所藏的文書資料全部展示出來,因為文書資料對燈光、溫度、濕度都有嚴格要求。我們下一步建的博物館便會有更多的空間陳列,對溫度、濕度都會有更多的考慮"。
薛巖表示,這些藏品是社會的財富,新的晉商博物館落成之后,這些藏品將面向全社會開放,希望通過博物館,人們能夠重讀晉商,共同尋找失落的商業文明,開啟未知的文化寶庫。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