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Google上市之前招聘的數百名員工即將走完自己四年合同期的最后一年,合同到期后,他們可以隨時把上市前的最后一筆期權變現,預計稅前總值高達26億美元。但Google首席文化官、創業元老絲德西·沙利雯透露,迄今為止,只有“少數幾個人”選擇離去,“我們曾預計會有更多人離開,因為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們時刻都在擔心人員流失,希望事先有所準備!43歲的沙利雯本人也是“Google百萬富翁俱樂部”中的一員。
Google高管已注意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大膽措施來留住創業元老,即便如此,Google高管也明白,總會有人選擇離開:有些是因為工作不再有挑戰性,有些則打算改行開餐館、從事非盈利事業或者蓋座夢想中的房子。
如何留住富翁?
盡管Google創造的財富神話令人眩目,但它的故事也并非多么與眾不同:每個在創業期用期權吸引員工的硅谷公司在成功上市后都面臨同樣的難題。
Google的故事甚至可以成為商業案例:一家公司如何管理一夜暴富的百萬富翁員工?他們的工作動機不再是為了錢,更像是志愿者,隨時隨地可以離開。Google上市前的員工坐擁價值20億美元的期權,部分已經執行,部分只要發個通知就可以套現,這還不包括2006年一年里他們行使的600多萬股期權所獲得的巨額財富。這些期權的成本價只有1美分,在上市時已暴漲到85美元。
他們的巨額財富也可能引起其他員工的嫉妒,尤其是當這些員工把自己的本田車停在豪華法拉利跑車旁,走進辦公室卻發現做的工作和富豪同事們沒什么兩樣的時候。
在股價經過數年暴漲后,Google這樣的公司必須調整薪酬和股票的結構,以留住那些已經富裕起來的員工,并吸引新人才的加盟,因為這時期權已不再有過去那么大的誘惑力了。但至少目前,Google的數百名創業元老們依然戴著“金手銬”,因為根據Google的期權政策,員工工作滿一年后可以行使25%的期權,其余部分在剩下3年里按月行使。
留下來的大多數
Google已經失去了一些早期員工,其中包括為Google最賺錢的業務“Adwords”命名的道格·愛德華茲及烹制了許多美味佳肴的大廚查理·艾爾斯,他用美食給員工帶來的快樂也成為了Google企業文化的標志之一。
2005年,愛德華茲在自己的上司辭職不久后也遞交了辭呈,他說:“有個觀點是,如果工作沒有那么多樂趣,你不想干了就沒必要呆下去。你會給自己找離開的理由,而理由并不難找。”艾爾斯則解釋說,自己早就計劃在執行完期權后就離職,“我進Google只為了一個目的”,“我再也不想為別人拼命工作了,除了為自己!蹦壳鞍瑺査乖谧珜懸槐娟P于烹飪的書,同時給多家公司做顧問,他還計劃在加州帕洛阿爾托市開一家餐館,烹制當地種植的有機食物,菜譜則跟在Google時差不多。
截至目前,大多數創業員工在執行完首批期權后仍然留在Google,曾經把車庫租給Google創始人的蘇珊·沃西基很早就加盟了Google,她表示,自己熱愛推出新產品,這也就不奇怪她的職位是負責產品管理的副總裁了。沃西基表示,自己留在Google的原因就是喜歡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而且自己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把握得不錯。
沙利雯加入Google的時候,只有50名同事。2003年,她執行了首筆期權。沙利雯表示,經常有人問自己為什么還要工作,“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老土,但我從工作中感到了樂趣,這也是我留下的唯一理由。如果沒有那么多快樂,我肯定會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