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說,他的小孩,三歲就要教他經商。我笑言,太早了,太早進入商界,自己又沒有堅定的價值觀,他很容易迷失。李嘉誠不會迷失,因為多年的行動讓他更加堅定;我也不會迷失,因為多年的思考讓我也堅定。不同之處在于,李為自己以及為社會創造的財富,是我的一千萬倍,甚至是一億倍。思考的價值何在?可憐的讀書人啊。
因此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尊敬這個人。我覺得他其實是個苦行僧,他與耶穌基督的不同之處在于,二千年前的那個老外,那處傳播思想,與世界分享他的精神財富;而生活在香港這個潮州人,到處積累財富,建立自己的物質財富帝國。“你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地舍去”。李嘉誠在離開我們的時候,留給世界的,絕不是僅是給自己兒女的財產,還有一大筆精神財富,從這個角度來講,他比那個老外實在多了。那個老外說,讓你死后到天國,但他又叫死去的人復生,老外醫治好世人的病,卻不能向李嘉誠一樣,讓他的門徒弟吃得好一點,長得胖一點。從這點上說,我更喜歡李嘉誠。
說了半天,還沒有說到李嘉誠十八歲之前都做了什么。讓我們回顧一下吧。
五歲,李嘉誠上小學,開始“詩云子曰”;
十二歲,全家逃難到香港,住在其舅舅家;
十四歲,父親去世,李到一家茶樓做跑堂的;
十五歲,到其舅父的公司上班;
十七歲,離開舅父,到一家五金廠做推銷員;
十八歲,到新興行業(塑料廠),成為尖頂推銷員,后來成為這家公司總經理。
很多MBA成天把李嘉誠掛在嘴邊。但是我認為,學習李嘉誠,學他的十八歲以前就夠,而他的十八歲以后我們不必學,學也學不到的。
英雄的李嘉誠和他落魄的父親,我向你們致以最真誠的敬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