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一段時間,我還真的不太很明白他說的意思。直到有天晚上,我想了很久,明白了!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了一個著名的“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二八定律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由此理論而不斷衍生,便有了管理學上的80/20定律: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20%的項目。這種理論在經濟學領域進一步放大,便形成了一種共識:世界上80%的財富集中掌握在20%的人手中。
事實上,自資本主義的幽靈誕生以來,全世界的經濟基礎幾乎都是建立在“二八定律”指導之下的。于是,便有了全世界公認的最善于經商、創造財富的民族——猶太民族,有了世代相傳的經營秘訣:做有錢人的生意。然而,上個世紀80年代末,當互聯網如幽靈般從美國東海岸的實驗室竄將出來之后,這種古老的商業規則卻正處于“壽終正寢”的邊緣。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新的規則——“長尾理論”。關于這種理論,最樸實的中國式解讀就是那句老話——“人多力量大”,或者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遺憾的是,在互聯網誕生之后的十幾年之后,“二八定律”還是為大多數人所信奉的“普世真理”。于是,縱觀各行各業,受到重視的永遠是大客戶、大企業,而市場上大量存在的、散落于各個角落的另一個群體——中小企業,創業者卻如孤島上的“棄兒”一般,鮮有人問津。但,真理常常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創業,就是要一步步來,就算你一點什么本錢也沒有,但是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有機會,而且機會就在你身邊。你所要做的,就是去做,而且根本不要考慮些什么。除非你是在研究技術!我想,大家和我一樣,當初我問先生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什么項目賺?目前我沒錢做什么?這樣的問題對于想要創業的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意義是,你現在就去做,去看別人的需求,只要別人需要,你就去滿足他,就這樣簡單!至于錢,經驗,伙伴等等的一切,都會有,只要你去做!想得再多,只會讓你越來越怕創業。
我所理解馬云講的創業:
一、創業與讀書
創業首先是去做,想多了沒用,光想不做那是烏托邦。
“很多時候創業者因為自己搞不清楚而不去創業,實際上等你搞清楚以后就更不會去創業了。書讀的不多沒有關系,就怕不在社會上讀書。”“學者型的創業者往往面對同一個問題,他總是從宏觀推向微觀,根據這個國家甚至國際經濟走勢一定能預測出來一些創業方向,這個東西特別的學術化,往往是我聽的很激動但我不知道怎么干,實際上有的時候大勢好未必你好,大勢不好未必你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