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富迪“講創業故事”有獎征文活動開展,創業網(www.fswenwen.com)作為本次活動的協辦方,對本次活動全程網絡支持,以下是征文精彩故事展播。
故事標題:何萌:網商時代復制成功的追夢人 分數: 574 昵稱:阿萌 發布時間:2005-10-28 17:12:17 文章內容: 2005年1月,榮獲中國團中央十佳青年創業故事獎的何萌從北京參加完頒獎典禮回到武漢,一時引起了全國多家新聞媒體的關注,深圳商報、中國證券報、中國經營報、新華網、人民網、雅虎Yahoo財經、搜狐名人、新浪校園、網易基金等相續報道了他的創業故事。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再次對何萌進行了面對面的采訪,希望與大家一同分享這位青年才俊創業的心路歷程。 “如果結局是快樂的,我愿意忍受短暫的痛苦;如果結局是痛苦的,我愿意放棄短暫的快樂。”第一次見面,何萌就笑著說出了這樣的第一句話。的確,何萌這幾年一直在創業的路上行走,忍受過很多不同的痛苦和誘惑,一次又一次的開辟出了自己的事業高峰。從97年進入IT行業就開始跟蹤互聯網,到2005年再次創建全國企業信息化的知名品牌—中信網商www.w35.cn;何萌這6年多專注互聯網行業創業的歷程,經歷了不斷的摔打與成長,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的起落與沉浮,也演繹了青年人創業的又一個神話。
“堅持”二字掘得創業第一桶金
1998年,何萌涉足網絡行業時,國內整個互聯網行業也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沒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鑒,一切都只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在全國特別是華中地區來看,企業信息化這個市場幾乎是完全空白的,“我覺得空白至少代表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創業我選擇IT特別是互聯網這個行業,因為自己認為這個行業是最適合年輕人的行業,也是發展最快最有想象空間的行業”,因為這兩句話,何萌一頭“扎入”了這個當時新興的行業。 2000年,經過2年多的積累,何萌從深圳回到武漢開始第一次創業。最初的游學公司以旅游和培訓為主,提供培訓信息和增值服務。然而在公司花血本把網站的知名度提升上去以后,卻絲毫沒有盈利,相反當初籌資的20萬啟動資金很快全都墊進去。這讓何萌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為什么網站訪問這么大、知名度這么高,卻仍然是虧損的呢? “那幾個月里,反反復復有幾次都想到過放棄,創業后才發現困難真是比以前想象的要大一百倍”,何萌笑著說出了心底的這個小秘密。恰好這時,一位朋友介紹何萌接了兩個以前從沒有做過的網絡工程,工程投入了公司所有的活動資金,工期長達三個月,每個月何萌都是很愧疚地告訴大家說沒有錢發工資,幸好這個團隊是經得住考驗的,大家齊心協心,直到順利完工。這次工程成就了一個優秀的團隊,也激勵了何萌堅持創業的勇氣,同時,何萌掘得了創業生涯中的第一桶金。“現在更加領悟‘先是人推事走,后是事推人走’這句話的意義了,一份事業和一個團隊在推著我,讓我堅持了下來”。 明白了“眼球并不等于經濟”后,何萌尋求的“為什么前期公司不能盈利的原因”也找到了,他毅然地結束了以前投入了巨資的“旅游培訓”業務,重新確定了公司的定位:即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中小企業發布企業信息、產品信息、供求信息和提供其他增值服務,從而收取相應費用,專注于企業信息化建設。“雖然是網絡公司,但是我們自己不要把自己看成高科技,我們和傳統企業比如開酒店沒有多大區別,只有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服務水準,客戶通過我們省了錢、賺了錢,我們才有錢賺”。掘得了第一桶金后,何萌信心十足地將公司轉型,把目標緊緊鎖定在了中小企業信息化上,努力讓他們一點點改變傳統絕對務“實”的營銷模式,轉向網絡信息化“虛實結合”的經營理念。 改變企業長期以往的固定宣傳銷售模式又談何容易。何萌和團隊的伙伴們天天“掃樓”、“跑廠”,不斷地給企業免費做培訓講座,讓他們接受互聯網絡信息化的新趨勢,接受網絡宣傳和電腦軟件辦公的理念。在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時,又一個新問題出現了:培訓是做到位了,可是上門談訂單的企業卻還是寥寥無幾,公司仍然賺不到大錢。“我們還應該堅持嗎?難道我的轉型錯了?”何萌又開始新的思考,探索新的出路。“我們選中了幾家大上市企業和政府單位,免費為他們做網絡推廣宣傳、制作辦公軟件,搭建信息平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他中小企業很快看到了成功樣品,加上前期的宣傳培訓慢慢起了潤滑作用,公司慢慢地接到了越來越多中小企業的訂單,盈利的大門也慢慢向何萌開啟了,公司轉入正常的發展軌道。
服務是硬道理,服務是創業也是守業之本
好風憑借力,中國的互聯網從2001年開始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上網的人越來越多,市場環境也越來越好了,何萌的公司開始大規模盈利了,從2000年創立到2003年年底,近3年時間里,何萌在華中地區以及國內的客戶已經達到幾千家,公司規模也由最初的4人增加到了30多人,如何把現有的客戶做穩,并開發更多的市場成了公司的重中之重。 “服務是創業也是守業之本,辛苦贏得一家企業的信任,如果服務不到位很容易失去一百家企業的信任”,何萌說這句話時很嚴肅很認真。創業的時候挖掘新客戶拼的是營銷手段,但是一旦一家企業選擇你的產品和服務,那么以后拼的就全部是服務水準了。“積累幾千家企業客戶過程中所付出的汗水甚至淚水裝滿了我們團隊每個成員的心,正是因為深深知道來之不易,所以我們才更加珍惜”,何萌在公司的每次全員會議上都要反復強調服務的重要性。 記得有一次,一位老客戶要到北京去參加博覽會,我們按要求隨行幫助這家企業做實時報道。為期5天的會議進行到第3天出現了意外,我們派往北京的員工葉亮在從會場回酒店的途中筆記本電腦被盜,當天的制作好了的會議報道電子文檔也不幸丟失,只有數碼相機里還存有照片。晚上8點多,何萌在武漢得知這一消息后,四處聯系北京的朋友,終于在11點多借到電腦并交到葉亮的手上,葉亮連夜取出數碼相機里的照片重新制作會議報道的電子文檔,配合武漢加班的同事在第2天臨晨3點多終于完成工作,第2天絲毫沒有影響到客戶的宣傳工作。這位老客戶回到武漢后才知道“幕后”發生的一切,當他登門來向何萌道謝的時候,何萌只是說了一句“這是我們的服務應該做到的”。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也許正是這樣一件件事情,讓何萌以及整個團隊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信任。
特許加盟是創業未來方向,追夢“復制成功”
年輕的何萌屬馬,都說屬馬人不墨守成規,何萌也不例外。在武漢品嘗到成功果實的何萌開始大膽地設想起來,“從武漢走向全國,真正的做大做強,將自己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全國的每一個城市”。有了大膽的設想更需要嚴密的分析,“目前公司的盈利渠道主要來自:企業信息發布、網站建設、信息化軟件開發、網絡工程,國內大部分同行的盈利點也基本都是相仿的,我們怎么樣才能獲得比國內其他同行更多的核心競爭力呢?”。何萌經過了長時間的苦苦思考,上天好像總是特別青睞有準備的人,一直強調服務是最重要的何萌發現,答案原來就在自己身邊。只有踏踏實實地做好服務,真正讓客戶受益,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樹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就可以將這種成功復制到全國各地。 “我們這幾年積累了大量企業信息化服務的經驗和需求,創立‘中信網商’這個全國品牌,面向全國發展各個城市的特許經營加盟伙伴,這個想法有三方面;一是出于想結識全國各地更多有志創業的朋友;二是希望把自己做企業信息化行業這幾年積累起來的一點經驗與大家分享交流;三是希望把服務做起來,品牌做起來,像麥當勞那樣,客戶在那一家里享受到的都是同樣高品質和服務和產品”,何萌終于確定了自己創業的新方向。 目標一旦確定,何萌就堅定不移地邁開了自己的腳步。2003年,當時何萌寫了一篇名為《從電子回歸商務》的短文,發表在電子商務協會的官方網站上,文章引起了一位上海知名企業副總裁的關注。上海之行相談甚歡,隨著進一步的接觸,雙方都發現企業信息化領域目前確實缺少品牌化、本地化、個性化兼備的服務商,而中國近4000萬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形成的這樣一個巨大而空白的信息化市場迫切需要這類服務商的出現。 “為了讓中國所有的中小企業和個體商戶都能夠輕松擁有一個自己的信息化平臺,打造中國企業信息化第一門戶,對市場負責,特別是要對中國眾多的中小企業和個體商戶負責!我們要創立這樣一個全國知名品牌”,思路很快清晰并最終確定下來,隨后何萌先生分別飛赴廈門和北京,與合作多年的中國頻道(亞洲最大的域名主機提供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中國電子商務協會、Intel等機構的管理層進行洽談。溝通非常順利,于是,何萌開始組建市場調研與開發團隊,新項目的研制悄悄上馬,外界在此時對此還一無所知。2005年1月20日,何萌先生榮獲團中央“十佳創業故事獎”,赴京參加頒獎典禮,“5月18日在中國是個好日子,我們選擇在2005年的這一天正式發布中信網商www.wosun.net.cn”,在北京回答記者采訪的時候,何萌先生才首次公開了這一計劃的內容。 祝愿并且相信何萌能夠更好的為客戶提供服務,也能讓員工在這里與他的企業一同得到長足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