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職業心態,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各種職業培訓,職業規劃都講得比較多。職業心態對一個人的職業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同樣,創業心態對一個創業者來說更是重要。職業心態不好,也即時職業發展不順利,在職場上混日子而已。但是如果一個創業者沒有很好的創業心態,可能導致的結果是創業失敗,并且不止一次的失敗。董冰去年參加《贏在中國》進入了36強,今年由于“虎符投票交易”被取消晉級資格,他說明年還要來。這種看上去屢敗屢戰的精神,對創業者來說其實并非好事。我們說,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目的或目標,創業有創業的目標。董冰自己所說,自己參加《贏在中國》的目的是更好的宣傳自己的企業,讓更多人了解AR修車博士。而正是因為《贏在中國》第一賽季36強的名號和光環帶給董冰和其“AR修車博士”太多的好處,節省了很多廣告宣傳費,讓其短期內在蘇州開了5家店,導致了董冰對《贏在中國》的異常重視,以致屢敗屢戰每年都要參加,甚至“不擇手段”想要晉級。馬云對董冰說,你之所以被騙,是因為你太貪。這話沒錯,但是我們同樣可以理解為,董冰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他太渴望成功,渴望自己的企業成功。這種渴望是急迫的,是一口喝下太平洋的水一樣的渴望。我們從董冰的言語和其對事件的處理態度不難看出這種渴望。這也是許許多多創業者都心存的渴望。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創業者都渴望自己的企業能夠成功,哪怕一年后就成為世界500強都嫌慢了。所以當董冰含著淚說自己“交易”的錢是母親養老錢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了這種渴望。當一個人辭去一份好工作,而選擇創業,母親跪地求他回頭的時候,我們理解這種渴望。正是由于這種渴望,決定了一個創業者的心態。于是他要求成功,馬上成功!
不管是主動型創業還是被動型創業,機會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機會型創業,發現商機立馬成功的畢竟是極少數,而且這種成功更難維持,更難保持可持續性發展。所以心態在創業動機和創業路上起到了關鍵作用。創業心態是從創業前就確立的,有的創業者在規劃自己創業的時候就想著創業后如何的成功,創業就可以脫貧致富,或者出人頭地,有這些想法沒錯。關鍵是這些想法在頭腦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時候,心態就發生了變化,會急迫追求創業結果,對于創業困難總是感覺心里不爽。這種現象在現實中太多了,有些創業者經過一段時間公司沒有起色,心里就著急,就想著怎么樣能夠迅速賺到錢,迅速扭轉局面。在這種心態下,公司的經營管理,業務的開展等常規性工作沒有得到重視,相反對與經營管理無關的工作卻樂此不疲。董冰參加《贏在中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心態在起作用。贏在中國雖然是個很好的平臺,對創業者和所在的企業也具有非常好的宣傳作用。但是作為一個創業者,花個兩三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參與其中,恐怕就不是一件好事了。一個初創的企業,需要創業者投入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去打造,宣傳推廣是必須的,但是在企業還沒有成型,管理和營銷都還沒有上軌道的情況下就過度宣傳,很容易讓企業“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董冰的企業我了解過,需要董冰花精力和時間做的工作太多了,不要說企業沒成型,就是所開設的幾家店鋪,恐怕都沒有進行成熟的經營。在這樣的情況下,晚上店鋪經營,打造好蘇州這個重要的市場模型,等到“AR修車博士”在蘇州完善起來,真正適合復制推廣的時候,再去參加《贏在中國》,效果會更好,董冰也更容易走到最后。
創業艱難,誰都知道。越是艱難越要堅持。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該堅持什么,該放棄什么。什么對自己的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需要1000萬投資?很多投資機構都在尋找合適的項目,尤其成長型項目很受投資機構青睞,先把企業做到可見的成長,錢不是問題。需要借助好的平臺宣傳?宣傳的目的要清楚,如果僅僅是吸引社會關注,吸引經銷商或讓更多想做小老板的人加盟,那沒必要,因為基礎工作做不好,參與的人越多,結果可能越糟糕。
對于每個創業者來說,從開始就要保持好的創業心態。有激情,不能急迫;有想法,不能亂來。分清主次,夯實基礎,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