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人容易變成就業者的角色,但是要變成創業者還是需要一些轉變的總結下來,在現象上可以歸納如下:
1、缺少長遠目標和思維高度
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知道自己最終想要什么,要達到目標需要經過那里過程,具備長遠眼光,擁有戰略意識,而作為就業者,著眼點也就是當前這兩三年,往往第一考慮的還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現有的穩定飯碗,自然不會想到太遠,也不會太高。而且,很少有就業者能進行換位思考,站到老板的角度去看考慮問題。也就造成很多就業者很難能與創業者溝通。
高不是空洞的高,是經過反復考量過后的高,是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高,是胸中有成竹的高。
2、完成工作
創業者對一件工作的完成定義是指把某件事徹底解決,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而就業者會習慣性的把工作按照天數來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時間一到心里就習慣性的想閃人,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覺得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鐘都不愿意。
很多人都抱怨老板苛刻,加班很頻繁,其實這是從創業時期就建立起來的習慣,事業就是生命,工作就是生活。
|